本期问题: 在存货计算的实务中,先进先出的采购发票与暂估不一致,存货核算出库成本如何计算呢?例如:物料A上月采购1000件,发票未到,估计价格6元入库;本月发票入账价格为8元,类似此种情况在存货计算上如何处理?
解答人:郭瑞兵 ERP实施顾问
一般企业存货有两种核算方式——标准成本制和实际成本制。对于标准成本制的结算模式,进出库存的单位成本均以标准成本入账,月中如遇标准成本更改,月底计价时,将追溯至月初的第一笔交易信息,保证标准成本的统一性。
在ERP系统中,与标准成本计算相关的单据主要包括领料单、退料单、入库单、进货单、退货单和调拨单等单据,最终均以同一价格核算。标准成本多用于生产入库模式计算,一般需要给定标准人工费、标准的制造费、标准材料费和标准加工费用等,通过逐级卷算确定存货成本。
实际成本制的计价方法有如下几种:月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分批认定法等。月加权平均的目的是让本月份耗用的单位成本一致化。如果两次进货的进价不同,为了让同一月份的领料单位成本一致,那月底一般要对进货的材料重新统一计价,ERP系统会依照系统设置自动完成。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分析(表一):
月加权平均单价=(2000+3000+1500)/(100+100+100)=21.667
月加权计算后的单价及金额变动如(表二):
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存货的流转顺序,采取先收入的存货先发出的原则,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或存货变质度的影响较大的企业,一般采用先进先出法来确定其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仓库实务上的先进先出和财务存货核算上的先进先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文里的先进先出,指的是财务存货核算意义上的先进先出的计价方法。与加权平均法比较,先进先出法对成本、利润和所得税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当存货总体上升时,存货核算结果是最高的期末存货结存、最低的销货成本和最高的毛利;当存货成本下降时,存货核算结果得到最低的期末存货、最高的销货成本和最低的毛利。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分析:
9日以10元价格购入50件产品A,10日以9.5元价格购入10件产品A。
11日领出30件A产品,11日的领料细节为:
领出9日入库物料30件,单价10元,金额300元。
12日以11元价格购入20件产品A。
15日领出35件产品A,15日的领料细节为:
领出9日购入物料20件,单价为10元,金额200元。
领出10日购入物料10件,单价为9.5元,金额95元。
领出12日入库物料5件,单价为11元,金额55元。
合计:领出35件,总金额350元,单价即为10元。
分批认定法,又称个别计价法或具体辨认法,指对每次出库的物料进行个别辨认,看属于哪批或哪几批入库,然后分别按照所属各批的入库成本来确定出库成本。通常适用于体积大、成本高、数量较少的物料,或需要进行订单成本核算的业务背景(例如CTO)。在ERP系统中运用分批认定法,一般是结合“批号”来实现。由于同一批号可能存在多笔入库,分批认定法的出库成本就有多种计算方式以供选择:批内先进先出,批内加权平均等。批内先进先出,本质上仍是先进先出核算方法。只是在“品号+批号”两个维度,进行先进先出核算。
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企业在日常采购活动中,暂时未收到结算发票,但已拥有所采购的生产原料或商品的主要报酬和风险,根据会计谨慎性等相关原则,必须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合理的估计。总体原则如下:
暂估的目的就是为了成本核算,使财务账和仓库账基本保持一致。
暂估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单到回冲、单到补差和月初回冲。
成本核算是以上月暂估为准,发票到差额调整到本期。
如果用先进先出法,在出库单价上是以估价(6元)还是以发票价(8元)来计算,企业处理方式会有一些差异,以单到回冲方式为例处理方式如下:
暂估凭证:
借:存货类科目 6
贷:应付账款-暂估 6
采购凭证:
借:应付账款-暂估 6
贷:存货类科目 6
借:存货类科目 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36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9.36
这样关于发票晚到的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
来源:财务顾问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