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灾难不仅使曾经叱咤风云的投行纷纷落马,也使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倒悬之危,人们在关注局势演变的同时,不禁疑惑为何风险管理的防火墙如此不堪一击?对此,风险管理专家、SunGard Data Systems Inc.全球副主席蒂尔·古迪曼(Till Guldimann)指出,在过去50年中,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巨变,而风险管理的理念却没有与时俱进。
祸起金融创新
古迪曼说,金融创新已深刻改变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金融脱媒”(指资金绕过商业银行等中介,直接由资金供给方流向资金需求方)。过去,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监管者监控其运行。只要银行和证券公司得到有效监管,一切太平无事。但现在,资金开始在新领域借贷,一个是货币市场基金,吸纳短期存款投资于短期商业票据;另外是某些新开发的特殊投资工具。但它们却处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古迪曼说,在美国有将近50%的现金与这两个市场相关,最后难免失控。
其次是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古迪曼说:“金融衍生品可以帮助你在金融体系内分散风险,但是衍生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全球参与者的相互依赖性。”而且是通过非透明的方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财务报表规则将金融衍生品列入表外业务中,结果最终没有人知道这些产品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第三个变化是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过去,金融行业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方法,银行吸纳存款记为收入,发放贷款记为支出,之间的差额是银行的利润。但现在实行盯市计价,资产和负债的差额为企业的市值。
当市场有效时,按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被认为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经营状况和资产价值,但在过去半年中,很多市场消失了,所以人们根本无从对金融资产和风险进行估价,古迪曼指出:“这对一个各方高度相互依赖、完全以市场效率为前提的金融体系来说,是致命的。”
最后的变化在薪酬体制和业内分工方面。当市值成为评估机构和个人短期业绩的工具,则CEO的股票期权依赖于公司市值,交易员的收入依赖于交易品市值的增加。整个金融行业成为交易导向,最终引发了从业者的道德风险。
另外,金融行业分工日益精细,大多数人变得过于眼界狭窄,人们对于风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古迪曼指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仅取决于个体的健康,更取决于相互关系的稳定。”而这一点恰恰是美国金融机构的短板。在美国,四大监管机构各管一摊,却没有人关注全局。其实,政府至少应该安排一个监管部门负责整个体系的安全,古迪曼说
模型的缺陷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完全失效,以至于让风险巨大的衍生品在各家银行畅通无阻。这些模型的作用何在? 古迪曼对风险管理模型有很深入的研究,1990年,他曾担任JP摩根全球研究部主管,并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后来被誉为业界标杆的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矩阵”(RiskMetrics),被尊称为“风险矩阵”之父。风险矩阵最大的作用在于使风险定价的测量方法得以推广,并深入人心。然而,忽视市场整体风险的定价模式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缺陷。
古迪曼说:“好的模型有两个特点:第一,能够观测变量的价值;第二,能够定义各种价值之间的关系。如果价格清晰可见,变量关系稳定,就是好模型。”反观次级贷款衍生产品,其定价模型的最大问题在于不透明,这使得变量之间的关系极其不稳定,完全依赖于市场的稳定程度。“当市场变得不稳定时,你根本无法进行估值,当然也就无法交易了。” 古迪曼说。
金融危机引发了华尔街的反思,古迪曼指出:“人们会逐渐意识到,在过去20年中的风险管理理论是有效的,但它只针对个体而不是整个系统。目前没有方法能测量系统风险。”由于在理论界是空白,对于监管者来说,根本无从监管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事实上,随着危机的爆发,最直接的结果将是促使监管当局更多地针对个体金融机构采取行动。
然而,对个体监管越多,整个金融系统将越僵化,短期内会出现市场效率下降,成本增加。但古迪曼认为,在经历短期转向保守之后,衍生品市场和证券化会缓慢地复苏,金融创新也将继续。他说:“金融业可以从其他领域汲取思想的火花,我相信在未来五年中,强调系统稳定性的风险管理新理念将出现飞速发展。”
CFO的启示
风险管理一直是CFO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金融危机时期,考验尤其严峻。首先,CFO需要严密的内控体系,对账务严格审计,“对交易对手和账户安全要谨慎审查。”古迪曼说。而反面例子则是德国国家发展银行,该银行通过电子转账系统在雷曼兄弟倒闭当日向后者转出巨额资金,最终化为乌有。
其次,CFO不能孤立地进行风险管理,也要关注金融市场对其财务安全的影响。麦肯锡驻香港的合伙人刘家明表示,CFO须经常审视融资计划和融资结构,如果融资成本上升,就要做出相应调整。在经济衰退时,CFO需要更灵活的资产负债表,“CFO应该想办法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保持较高的现金流。”在股息政策方面不要过于激进,至少应该停止融资增加股息的做法,他说。
来源:财务顾问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