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党和国家统揽全局,及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引进外资,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政府逐渐在财税、信贷、保险、外汇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业务的政策措施。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在吸引外资进行经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走出去”投资、开拓国际市场则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涉外经济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处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
“走出去”发展不足,究其原因,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涛指出,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传统金融结构下,“走出去”的企业难以获得高效的金融资源。从目前国内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来看,普遍难以满足“走出去”企业的金融需求。其中,国内银行提供的服务刚刚起步,创新业务品种不多,一般商业银行提供的多是传统的担保业务,较为有效的只限于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专项贷款或其主导的银团贷款。而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同样以传统业务为主,其全球分布也很不均匀,难以在国外对“走出去”企业进行有效支持。
金融是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对于尝试走出国门的企业来说,面临全新的市场环境,资信的建立需要时间,从当地获得资金难度相当大,资金障碍成为关系到“走出去”企业能否在异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际跨国公司“走进来”步伐日益加快的竞争状况下,我国的金融业如何支持企业尽快“走出去”,并从“小打小闹”到“茁壮成长”,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尤其在当前,随着中国逐步由资金短缺变成资金盈余,金融对外开放的思路,也由以前主要以引进国外机构、资金、技术、管理和服务为主,转向引进和输出并举,增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和吸引力,争取将部分大型中资金融机构培育成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联结者。在此形势下,加大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步伐显得尤为迫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为缓解企业“走出去”的融资瓶颈,当务之急是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首当其冲的应当是改革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取消在外汇资金来源审核、购汇审核、利润汇回等方面存在的不必要的限制,简化购汇和用汇手续;同时对居民投资海外市场(港股)也应在控制总体风险的前提下尽早放开;与此同时,还需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交易品种,继续发展外汇远期、掉期等衍生品种。这不仅有利于均衡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建立,也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减少“走出去”的后顾之忧。此外,当前还需鼓励有条件的国内金融机构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
杨涛认为,银行不仅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贷支持,而且要全面参与到企业的并购和资本运作中去。政策重点包括首先积极推动金融机构走出去、在海外推进银行混业经营与中间业务创新、提高银行在国际资本合作中的地位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能力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面服务。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快金融创新,其意义在于:一是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直接融资工具;二是有利于企业风险管理,如保险市场和金融期货等衍生品市场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也深化和拓宽了可供企业利用的金融市场;三是使资本市场支持延伸到国外,创新使金融资源的跨国流动更加便利,企业在国外更容易得到金融支持,如把外贸企业的应收票据进行离岸证券化,就能充分改善企业的流动性和资产结构。
令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正在为不断完善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软环境支持而努力。在9月8日举行的“2007年国际投资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金融对‘走出去’支持不足等问题,并正抓紧研究,今后将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改变‘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提供更大的金融服务便利,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阶段。为推动国内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活动,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完善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对外投资合作的便利化程度,努力为中外企业加强投资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跨国发展的信心和能力。在此形势下,中国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坚定信心,迈出“走出去”的坚实步伐。
(来源:管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