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股市全面丰收,上证综指年初以1163.878点开盘,年末报收2675.474点,创下历史新高;沪深两地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实现翻番,首度突破8万亿,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新兴市场。辉煌的背后或许有许多偶然因素,但国内股市总体向好是必然趋势,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会议又为股市指明了方向。可以预见,国内企业的投融资将呈现新的趋势。
表现良好的中国股市
多方因素的共同推动成就了2006年的股市红火,虽然有些许机会成分,但更多的是带来积极影响,不仅重拾股民信心,使股市重新呈现火爆场面;也使得监管层看到希望,坚定规范股市的决心;同时企业也重新审视股市价值,酝酿调整投融资策略。
股市遗留问题得到改善。
股权分置改革在2006年基本完成,已有93%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占到总市值的96%,这一改革将于2007年全面完成。作为严重制约股市长期发展的遗留问题,股权分置为股市后续改良铺平了道路。
由于市场环境大为改善,证券业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券商的绝大多数历史风险问题得到解决。上市公司清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完成清欠总额336亿,未能解决资金违规占用的仅剩17家,阻碍股市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即将得到彻底清除。金融衍生品市场方面,武钢、宝钢等权证实现平稳退市,表明权证市场日趋成熟;而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发行时机也逐渐成熟。
大盘股陆续回归。
2006年是大盘股之年,中行与工行陆续登陆A股市场,作为拥有数千万亿总股本的超级大盘股,两只银行股对中国股市的贡献不仅是总量的增加,更使得中国股市在规模和结构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尽管中行股上市后表现不佳,但随着工行在沪港两地的同步上市,世界第一大股带动了大盘蓝筹股的强劲反弹,随后宝钢股份、中国石化、长江电力均出现大幅上扬,钢铁蓝筹股、指标股、银行股陆续发威,受这种氛围影响,中行也脱离颓势加入涨停行列。
我们来看看2006年股市的上升路径:大盘股上市刺激了股市的趋好,培养了对大盘股的投资偏好,进而带动大盘股的整体上涨,从而给股市带来更大的拉动,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大盘股整体走好,巨量使得良性循环短期内不会失去,这种影响必将延续到2007年。
基金热升温。
在大盘股的良好表现驱动下,基金市场重新火爆,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6208亿份基金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超过855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大盘股的上涨为基金带来丰厚收益,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中,资金吸纳扩大了基金的规模,又反过来促进大盘股的成长。基金热的升温使得机构投资者得到壮大,为推动股市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 作者:白万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