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决策的基本依据,资源、能力连同市场是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三大要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运用资源的能力构成,该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由于它提供了企业战略思考的新视角,现已成为管理学中最重要的术语之一。
一、资源与能力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可以被利用以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客观存在。资源常与财富相联系,因此有的词典干脆把资源定义为“社会财富的来源”。资源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知识、情报、技术、管理经验、品牌等)、资本(实物与货币)、社会资源(关系)等五种。自然资源、资本(实物与货币)、人力资源属于有形资源,可以直接计量;信息资源、社会资源必须附着于某些载体,因此属于无形资源。但它们(诸如知识、技术、品牌等)也是客观存在,可以在经济生活中感知和捕捉。企业资源是指企业用以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
从理论上讲,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或竞争优势有无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在于其自身的素质。企业素质表现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实际上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外在表现。产业环境只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企业资源才是关键。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能够对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作用,而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胜任这种角色。所以,企业战略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内在基础之一,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战略资源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能力
广义的能力,通常指完成某项任务所必备的心理和行为条件,包括完成这项任务的有效方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个性心理品质。能力(Capability或Ability)原属于心理学范畴:“能力是个体为顺利完成活动而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这种个性心理特征总是和人所要完成的一定活动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随着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丰富,能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极大的拓展。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从哲学的角度看,能力是某个社会主体(组织或个人)对客观世界可发挥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能力是个人或组织所具有的可将一种资源变成另一种资源,或将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的作用力。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能力是复杂的技能和累积知识的集合,通过组织程序得到锻炼,能够使组织协调行动,并充分利用它们的资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能力是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直接影响客体效率和效果的主观条件,是知识、结构和文化三个方面耦合的结果。
现在,对能力的理解早已突破个人、个体特征的范围,团队能力、企业能力概念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尤其是企业能力,已成为当前企业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专题。企业能力主要包括战略能力、企业家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下面重点阐述企业战略能力和企业家能力。
1.企业战略能力
战略能力是指企业实现内部资源同外部环境匹配的能力,它是企业的累积性学识(包括技术、设备、管理、营销等方面知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并能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资源、能力和战略三者的有机融合构成企业的战略能力。
企业战略能力主要从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积累而产生,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得,但可能需要很大的搜寻成本和转换交易成本。战略能力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其关键在于“选择”、“协调”和“综合”,它是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企业可能通过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在一时一事上获得竞争优势,但要不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的有质量的稳健发展,必须拥有战略能力。
2.企业家能力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能力与企业家(企业经营者)能力息息相关,尤其与企业家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直觉与感知能力,以及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培育、提升与整合能力密不可分。什么是企业家能力?首先需要明了什么是企业家的职能。熊彼特对企业家职能的定义是:“企业家的职能就是识别企业的生产性因素,并整合它们。”由此,我们将企业家能力界定为“是一种识别、发展、完善企业现有资产或者新的资产构成的整合能力”。
第一,企业家能力不是指具体个人的能力,而是对一种功能的描述。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还是战略管理者,当他们在识别和完成新的资产整合时,其行为就体现为一种企业家能力。
第二,企业家能力强调对资源的甄别、调度和优化,尤其是整合的能力。资源可以是有形的,如土地、资金、厂房或设备;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品牌、技术、研发水平或者某种能力。资源并不会自动出现,自发创造价值,大量资源都需要从现有的经济或者技术领域的资产中去挖掘和整合。企业家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增加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一个企业虽然拥有特定的技能、资产和能力,但这些因素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润,企业家能力将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才能提升资源的稀缺性并创造更大的价值。整合的结果,或增强了企业的某种独特能力,或降低了企业价值链的总成本,最终使企业价值增值。
企业家能力作用于对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以形成新的稀缺性资源或独特能力,这些稀缺性资源或独特能力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又有助于企业家能力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竞争优势得以不断加强的良性循环和正反馈,企业也因之而获得了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三)资源与能力的区别与相互转化
资源和能力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资源是显在的、静态的、有形的、客观使役对象;能力是潜在的、动态的、无形的、主观能动条件。前者是客体,是某个时点上的静态存量,具有被动性和使役性;后者是主体,是动态的可持续的时段性动量,具有主动性和驾驭性。其次,资源即便不是绝对稀缺,也是相对稀缺,十分有限的;而能力却相对丰富,特别是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角度解读能力时,几乎是无限的。再次,资源越用越少,能力越用越强。第四,资源在使用、交换的过程中,通常只发生形态和价值的等价转移,而能力在使用、交换的过程中,却发生增值,甚或倍增。最后,对资源价值的度量相对容易,而能力是一个多维向量,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形成机制,不同社会主体具有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且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呈现多维度、多层次和非线性等特点,其价值难以简单测度。
尽管能力和资源是不同的概念,然而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首先,资源和能力缺一不可。缺少能力,资源难以发挥作用;离开必要的资源,能力再高,也无济于事难有作为,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资源和能力的地位并不是等量齐观,资源只具备基础性,起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的是能力。其次,人力资源既具有资源的性质,又具有能力的属性,是资源和能力的共生体。第三,通过能力,可以把小资源变成大资源,把“死”资源变成“活”资源,把分散资源变成集中资源,把一次性使用资源,变成循环多次使用的资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资源和能力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资源可以在某些方面直接替代人的能力;知识作为资源,可以通过学习内化为人的能力;企业的一些异质性资源本身就构成企业能力。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事先将能力变成资源。例如,人的学识通过设计、著作、软件等方式,成为资源形态的知识产品,特别是利用人的开发能力形成的专利和创意,可以直接构成企业的重要资源。
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甘瑞·哈默(G.Hamel)于1990年提出。在他们所著的《企业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中,把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使得商业个体能够迅速适应变化环境的技术和生产技能”,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运用企业资源的独特能力”。核心能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溜不掉”的特点,核心能力是未来产品开发的源泉,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根本。只有建立并维护核心能力,才能保证公司的长期存续。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形象地把核心竞争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树根、树干和花果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追求长期发展的企业,应当通过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并利用其生产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产品。企业最终产品市场份额优势,不能代表企业拥有核心竞争能力,核心产品的份额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企业利润、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该图表明,有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能创造竞争优势;有了竞争优势,才能扩大市场份额,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有了丰厚利润的支撑,又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业常青。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和利润的真正来源。
在企业的诸多能力中,单独某种能力或某些能力的组合,都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下面重点介绍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技术能力
广义地讲,技术能力是技术系统内部诸多技术力量的总和。这里,技术力量通过技术人员、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投资和技术教育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和相互作用而再现出来。一般而言,技术能力常指企业从外界获得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在实现技术创新和扩散的同时,使技术和知识得到储备和积累的能力。狭义的技术能力,是指在资源开采、加工处理、组合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产品开发、工艺实现、技术创新等。
约翰·坎特威尔(JohnCantwell)在其《技术创新与跨国公司》一书中,对技术能力给出了一个概括性的定义:技术能力包含四个方面,(1)科学的和工程学的知识和计划;(2)企业在生产中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3)当新产品和新工艺引进时,有效地保持生成优质产品过程的能力,这些能力不能通过类似市场的交易一样转移,必须在企业内部学习才能获得;(4)在工程学设计和科学知识等公共知识之外的默识知识。,默识知识是企业专用性可竞争优势的本质,它依赖于团队内部的学习过程?
企业核心能力
竞争优势
市场份额
利润
图1企业核心能力
对于制造业而言,其主要技术能力涉及研究开发能力和加工生产能力。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发与生产能力,矿物的综合利用能力等。
(二)商业能力
商业能力是指在市场上吸纳资源、推销商品的能力。包括筹资及风险管理能力、购并能力、资本管理能力、招聘能力、采购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等。
麦肯锡的专家们认为,一个企业掌握诸如购并、交易、筹资、风险管理及资本管理这样的技能,将会在启动和保持增长中拥有很大的优势。拥有高超的筹资和风险管理技能,通过对资金问题制定周密完善的解决方案,可以使有些公司能以其他公司无法达到的方式增长。成功的购并可以加速增长及节约成本,赋予公司十分明显的优势。对资本的充分利用将增加单个项目的预计回报,并且将公司的一部分财力解脱出来用于其他项目的投资。
商业能力中推销能力的重要性更是自不待言。在日本有“技术的日立,买卖的松下”之说。上个世纪50年代初,松下在改组生产体系后,立即着手建立与众不同的推销网络,创造了“分期付款”等支付方式,从而使松下迅速打开了市场。
(三)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指对集体活动进行配置资源、设定秩序、营造氛围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管理能力由管理观念、管理知识、管理技能三部分组成,具体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以协调能力为例,保持发展与现有乃至潜在客户、供应商以及政府的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关系。良好的关系除了有助于达成交易外,还有助于公司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和地区。管理者只有不断更新管理观念,认真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增强管理技能,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以往的观念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被片面地理解为核心技术。其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是企业所独有的技术能力,也可以是超群的商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更通常的情况是上述三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例如,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强大的开发能力、可靠的质量保证能力,还包括独特的营销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体。
(作者:徐飞,教授、博士、博导,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