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生存还是倒闭?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里有一段的经典独白,年轻的丹麦王子仰望苍穹,呐喊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不幸的是,中国中小企业也面临生存还是倒闭的问题!
2008年8月4日,在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统计结果显示,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今年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尤为突出。据银监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又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只有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只有2.9年。中国的企业中,每一天有1.2万家倒闭,每一分钟有近10家企业关门。
非但中国如此,据调查,排名《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企业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只有40-50年;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岁,只有2%的企业寿命能达到50岁。
世界最高寿的公司已达700多岁,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才3.5岁。有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有近3700万家经济实体,但有这样那样程度不同的病症经济实体高达80%,约3000万家。因此中国企业的短命,已不是一个“英年早逝”,而是一个“幼年夭折”的普遍问题。近日华尔街上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个有158年历史的金融企业的倒下,犹如暮鼓晨钟,给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悠长的思考!
中小企业寿命短,仅仅是融资难的问题吗?
力帆实业董事长尹明善在接收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最大问题是出现了“六高一低”的经济形势。
所谓“六高”,是指原材料价格升高,能源价格升高,用地成本升高,用工成本升高,用钱成本升高,汇率升高;而“一低”是出口退税率一降再降。在此情况下,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很大的瓶颈。
“民营企业为什么会死?其实利润薄一点,甚至亏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不会一下子死掉,民营企业最怕的是资金链断了。比如说一个企业有30亿资产,按规定,这个月要还1亿元贷款,但临时拿不出来,几个债主一上门,银行申请清算,企业马上就倒闭了。”尹明善认为目前最大的难题是企业的资金压力。
厉以宁教授曾总结归纳中国民营企业倒闭怪象之10种死法,内部机制不健全;企业始终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善;决策失误,如自己所选的项目与人才结构不匹配,与自己的实力不匹配,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与自己的文化不匹配;现金流中断,而使企业在对外经营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内部财务却难以为继;不能及时预测和应对行业政策性调整;当家人的素质不高,眼光短浅,小富即安,缺乏远大目标和长远的眼光,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人才结构;由于自身不规范,处处违法,结果也只能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等等,这些很有道理。
从目前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头痛的问题,当然优秀的中小企业融资从来不难,他们把信誉、信用为生命,关键时刻总有人伸出援手,进行资源配置,以健康的现金流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
按现有金融体制及银行制度,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问题是缺乏抵押担保物,银行当然不愿承担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问题、管理问题,特别是掌握资源少,融资成本高,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面临下滑的态势下,中小企业如履薄冰,政府、银行、企业如能找到利益的平衡点,给中小企业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显得迫切而重要。
目睹了一些中小企业好象在政策、市场、技术、人脉、资金的枪林弹雨中渡过,企业如社会,涉及工商、税务、国土、房产、消防、会计、法律、劳动、人事,一个企业要长大,要花很大气力与政府、银行搞好关系,企业家经营要花50%以上精力“搞关系”。
在中国,有的制造业公司变成了“公关公司”,花几百万“公关费”,要来数千万各种“政策补贴资金”何乐而不为?问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公关无门,我们需要的是创造一种体制、机制,让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大门开启、再开启!因为对待中小企业的态度实际上也“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与表现。
作者:蔡律 来源:价值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