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拒绝就错别字事件道歉的诺基亚终于在经受了一番舆论的围攻之后开口了。6月28日,诺基亚官方回应称,诺基亚购买并在其生产的手机中使用的是国家标准字库,该字库字型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制作。在电子产品分辨率低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复杂汉字笔划省略的情况,该情形在国家标准中是允许的,并不属于产品质量问题。”
此前,《法制周报》曾经报道,诺基亚1600在短信模式下输入汉字会出现错字,比如“真”字中间三横变成了两横,而“置”字中的“直”字,三横却变成了一竖“警”字下面的“言”字少了两横,其他诸如“攀、搏、青、遭”等字,均有“缺胳膊少腿”的现象……
有消费者认为,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没有经过国家文字委员会发布和认可,不能随便更改汉语写法,诺基亚手机出现错字,已经侵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但在消费者和媒体将这些错误反映给诺基亚中国公司后,诺基亚竟然“不予解释”,甚至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投诉中心将有关投诉意见转给诺基亚公司后,依然得不到答复。
诺基亚的反应迟钝终于引来一片口诛笔伐,此次答复应该是对这一事件的首度回应,但可以发现,诺基亚此次开口吐出的并不是歉意,而是“不属于产品质量问题”的辩解,一句“这种情形在国家标准中是允许的”解释便把皮球踢向了国家标准。
为了证实自己的结论,诺基亚甚至建议用户把短信复制到电脑,或者发送到其他分辨率高的手机上,以证实该现象因确系由分辨率造成,诺基亚还指出,出现错别字的手机品牌并非诺基亚一家,属于业内普遍现象。
尽管诺基亚的解释看似合情合理,但终究难逃干系。有业界人士称,目前手机标准分辨率已经基本普及至320*240,诺基亚部分商务高端手机甚至达到了352*416,如此高的分辨率居然会出现显示汉字不全,说明诺基亚软件开发人员在对字库处理和字体显示方面处理得不够完善。
而根据《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而作为信息技术产品的著名品牌,不论何种理由,诺基亚都不应为使用不规范汉字或错误汉字寻找借口,以诺基亚的巨大销量,这些手机中的错别字将在汉字识别方面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产生巨大的误导作用。
今年2月,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组织研制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已经开始实施,而在这一旨在媒介阅读和书面表达活动规范汉字的活动面前,诺基亚的错字风波显然与之背道而驰。
从危机公关的角度看,诺基亚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是有失妥当的,对待自身的问题和失误,他们没有表现出一种积极的解决问题的姿态,恰恰相反,百般辩解中所透露出的护短心态已经暴露无遗。
事实上,诺基亚完全可以舍弃这种就事论事的辩解而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此事。一种可能是,主动道歉并召回那些产生错字的问题手机,如果确实是由于分辨率低造成的,甚至可以进一步对这些手机采取主动停产的姿态,以维护汉字的权威和尊严。
当然,如果这一方案代价太大,诺基亚也可以采取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在道歉的同时把所有的错字一一列出并进行广而告之,甚至将其列入产品说明书之中,在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的同时,也以认错和纠错的方式维护汉字的规范。与那种狭隘的护短姿态相比,只有这种负责精神才能与诺基亚的品牌地位相称。
作者:相晓冬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