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定价要考虑读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纵观近几年来的畅销书价格,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特点,即价格都在20元上下,单本书零售价格超过25元的比较少见,超过30元的可谓凤毛鳞角。在《谁动了我的奶酪》大获成功后,更史是出现了所谓16.80元畅销书的“黄金价格”现象,如《致加西亚的信》、《邮差弗雷德》等。但是定价策略不仅仅表现在图书的价格高低,在销售过程中使用价格杆杠促进销售是其他行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但这一手段在我国畅销书的打造中并不多见。
主客观心理:一般认为,定价有客观和主观之分。尾数的定价,定价低的图书,带尾数通常被认为是客观的、真实的、合理的,而整数定价则被认为是主观的、随意性的、不真实的。比如一本书定价16.8元比17元要好。而定价高的图书,整数一般被认为是真实的,带尾数被认为是虚假的。如一本书若定价为199.99元,读者会认为是虚假的,而定为200元可能要好些。
对比定价:这种定价策略适合于装帧不同的同一种书,如果某一种图书的精装本市场更大一些,可在多印精装本的同时,印制少量的平装书,并将这二种书的定价差距尽量缩小,促使趋利心理的消费者前去购买。如果某一种书的平装本市场较好,也可在大量印制平装本的同时,印制少量的精装本,并将二种书的定价差距尽量拉大,读者经比较后再购买。
价格的变化:价格的变化有三种情况。一是取脂定价。它是指新品种图书上市之初在没有同类图书竞争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高定价策略。这种策略可以获取预期利润,重印时可降低价格,增强冲锋力。但必须在图书确有竞争力,出版社对图书市场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发行速度要快等前提下运用此策略才能达到目的。二是渗透定价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市场前景较好的小码洋图书。因为小码洋图书在上市之初,一般不太容量被人注意,把价格定低一些,容易让读者接受,从而逐步打开销路并占领市场。形成品牌后,可在重印时提高定价。三是图书在不同时期以不同价格销售,比如周末和节假日降价促销,图书发行到一定阶段,成本降低,市场出现疲软,可以降低价格以拉动需求。《廊桥遗梦》在美国卖了400万册,这本书的定价是14.99美元,但促销期间价格是9.5美元。 作者:成蔚帆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