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各类展览会蜂拥而起,企业常常收到各式各样不同类型展览会的资料、电话。是去还是不去?如果不去,就会失去很多招商、形象展示的机会;去又如何去?去的目的是什么?公司要花多少钱?拿多少展位?形象如何设计?如何宣传?如何展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参展必须注意两个误区,避免舍本求末走弯路:一,追求低展费。一些企业最先考虑的往往是低费用的参会,但低费用往往以牺牲宣传、搭建、信息等各项内容的质量为代价,往往会在服务上大打折扣。二是,片面追求展会规模。在展位空间浩大,宣传内容无所不有,但“博大”却不“精深”。这对于企业来说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营销策划、多家企业营销咨询顾问经验,对当前企业参加展会模式加以梳理,为欲参展的企业提供几点真实宝贵的建议,可望能捡回更多打水漂的银子。
一、明确目的,对症下药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应该有目的、有目标地去做,而且不仅去做,还要把他做好,想必这也是众多企业家、经理人梦寐以求的想法,那么参加展会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前参会有几大目的:一是新产品展示;二是品牌形象推广;三是招商,让更多的商家来经销我们的产品。无论是上述哪一种目的,企业在参会前都应该搞清楚,以便在展台设计、形象宣传、POP海报、销售政策等方面有所倾斜。
二、政策制定,贴近市场
在参加展会时经常听到企业主这样说:“我的政策很简单:质量好、价格低、厂方可以考虑给予一些支持。”三句话说完,就问人家做还是不做。问题是你所说的优势是否被别人所认同,你是否具备价格最低之优势,很多企业叫板“我的质量最好、价格最低”。脑子稍灵光一点的人都知道,说这些话的厂家根本就不具备成本领导的优势,按这个说法,要不就是产品品质有问题、要不就是不补差、要不就是不管售后服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况且,价格低,进入一个新市场要不要打广告?如果不打,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卖?售后服务怎么做?有一个经销商本来代理一个所谓“质量最好、价格最低、支持没有”的牌子,没过几天不做了,问他为什么?他说不是我不做?而是消费者不买?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在加上售后服务没有保障,所以干脆换一个牌子买,厂家有支持的、有策划公司策划过的,这样放心。
那么如何制定政策才能贴近市场?才能达到招商的目的,我认为:一是产品性价比高(如品质、外型、包装);二是要有基本的支持(如广告、终端物料、推广方案、人员培训、促销政策、感谢金等);三是品牌形象(店头形象、门头、易拉宝等);四是相关政策(换退货、补差、售后补贴)。
另外,对经销商的选择也具有一些基本的资格、条件、要求,如月销量、年销量、月平均销量、首批进货量,市、县级代理资金实力、网络、人员配备、市场意识、行销意识、管理能力、信誉、合作意愿等。
三、制造亮点,吸引眼球
纵观很多企业参加的展会,似乎很多企业每次参加展会都是老一套,不是发传单,就是送礼品,不是唱歌,就是跳舞,没有什么新意,要不就是不惜重金去请形象代言人现场助兴,但展会一结束或代言人一走,马上现场气氛就没有了,怎么办?有没有其它办法制造亮点,吸引眼球?那就是要通过周密细致的策划一些公益活动、新奇独特的促销、炒作一些新闻等方式,而且有详细的操作细则,让商家跟着你就是赚钱,毫无后顾之忧!
四、跟踪服务,持续升温
参加完一次展会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了吗?答案是NO。为什么?我们每一次参展结束都会带回来了一堆客户资料,可是一回来就被扔到一边。意思说展会结束了,什么都该结束了,我们试想一下,有多少夫妻是一见钟情的?还是先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然后在循序渐进、不断展示自己的优点。所以,参展结束对带回来了一堆客户资料有了第一次接触,还不够,要要进行电话跟踪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必要时还要派人上门拜访,以展示公司的形象、实力、真诚。
很多企业参加展会都抱着鞠躬尽瘁的思想,以为参加一次展会就可以得到多少大订单?但往往事与愿违,然后就开始到处抱怨,什么没效果?钱白花了?以我们对展会的研究,每一次参展都是一次蓄势或铺垫,例如开水烧到98度就停下来了,请问98度的开水开得了吗?所以应该继续烧,等烧开为止,参展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要搞好展会招商需要全方位、周密细致的策划,无论是展会硬件还是展会软件都需要并驾齐驱,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