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大学生,经常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然后就抱怨,生不逢时,没有伯乐;人家有多幸运,能够选上自己喜欢的,我选不上……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它是一种心态。如果选择逃避甚至抱怨,那么除了郁闷之外还是郁闷,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但如果你正视它,坦然面对它,甚至采取积极的态度处理它,结果也会朝着积极的一面转换。
现在很多大学生,经常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然后就抱怨,生不逢时,没有伯乐;人家有多幸运,能够选上自己喜欢的,我选不上……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它是一种心态。如果选择逃避甚至抱怨,那么除了郁闷之外还是郁闷,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但如果你正视它,坦然面对它,甚至采取积极的态度处理它,结果也会朝着积极的一面转换。
我朋友的一个孩子考上了石油大学,可是他看了校园之后,不想去了。原因是那儿看上去比较荒凉,他说他的梦想在北京的清华,在上海的复旦。我很理解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本来文科非常好,可他受我的影响,想做一个企业家,也是我的原因,使他选择了石油大学。我就劝他说,这个大学实际上是清华石油工程系的前身,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又劝说他可以通过考研、考博去北京,去上海。但这些话对他来说都很苍白。最后我抓住他想做一个企业家的梦想,告诉他,只要有目标,就能抵达梦想的地方,而且很多梦想现在看起来被搁浅了,说一定在某一天,通过实现其他梦想你又会把它连带实现了。再一个如果你不去了解它,你又怎么知道喜欢或者不喜欢它。
像我朋友的孩子一样,很多人都遭遇过“拉郎配”――被安排做一项自己不熟悉也不喜欢的工作,而且因为各种原因,又不得不做,这时候怎么办?我有一个方法:先“结婚”后“恋爱”。能先“恋爱”后“结婚”固然很好,但现在“结婚”了,只能也是最好的方式,就是爱上它。
在我事业的很多转折上,我都顺其自然地先“结婚”后“恋爱”,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更多的时候是交给了时代,能做的是在顺其自然中努力地抓住社会给予的机会。
我出生在知识份子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从小就热爱知识,喜欢读书。然十年文革,我的学业中断了,我先当了临时工,后又成了机械厂的一名铣工。但无论是临时工还是车间工人,我都十二万分地珍惜,也热爱着它们。在我们那个年代,“干一行,爱一行”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所以干小工我特卖力,也因此练就一副好身板;当铣工我拼命地学艺:车、刨、磨、焊、钳什么都学一招,为今后动手创业练就了十八般武艺。1977年冬天,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国家给了我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次年春天我收到来自华东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以说悲喜交加,高兴的是我考上了大学,失落的是华东石油学院不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在上海交大,我的爱好是电子系,而且在没上大学之前,我认真研读完三大本清华大学《电子线路》,拆撤了不少旧家电,在电子梦想上付出不少努力。但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委屈与抱怨,更没有觉得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有多么地不如意。当时认为能上学,能上大学已经非常非常地难得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那时像我这样被“拉郎配”的学生很多,但大家有的只是感激,因为之前没有机会上学,突然给了一个,都如获珍宝般地珍惜。但也正是在那比现在农村都荒凉的华东石油学院,在我不喜欢的石油领域,埋下了我太阳能的梦想。大学期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外语,学习文艺等。这些知识无论是对今后的工作还是创业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我自然地被分配到石油系统工作,工作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一干就是十几年。记得第一年到井场实习,生活很枯燥,井场在野外,只有活动室,没有学习的地方。工人们大都一有空就打牌喝酒,根本没有学习环境,我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跑出去看专业书,也经常一个螺丝钉,一根链条,一个轴承,一点点地去研究,这对很多人来讲是枯燥的,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枯燥,这是我的专业,我的未来,我要在专业上有所造诣,必须做这些工作。虽然后来我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太阳能,但到我37岁辞职创业时,在石油钻井钻探设备研究系统内,我已是小有名气的专家。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时刻准备的人,也就是那些前期投入很多的人。不少人看我在某一个时间内主动出击,但这都是我多少年“守株待兔”的结果,因为有实力才能够主动出击。
如果说最初我对被“拉郎配”的学校和工作没有想法,无奈是主要原因,但十多年(上学的四年,工作的数年)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献给了石油,这已是生命的历程,能不爱吗?而且跟婚姻还不一样的是,工作只要付出,或多或少肯定会有回报,没有感情到最后也该有感情了。
一路走过来,不仅没觉得人生磕磕绊绊,而且还认为自己很“好运”,该经历的都经历了,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梦想,有的已经实现,有的正在努力;不因为人生中的某一个境遇或者不如意而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盖因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上“横亘”的境遇,因为热爱,所以能全心钻研它,精通它,最后推倒了它。甚至从中汲取了自己所需要的养份,为持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储备了力量。
作者:黄鸣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