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内衣总经理陈中怀告诉记者,自己参加的培训并不多,但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参加的却不少,去年公司就花了十几万让三位副总级干部去读MBA。他认为培训虽然是理论化的东西,但是纲领,是需要学习的。但企业最怕的是,如职业经理人的培训课程,两个老师却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张三说一套李四说一套,企业家无法适从。
二忧:价格昂贵 学无所用
今年2月,清华大学著名服装品牌利郎签约,聘请4位专家作为利郎专家顾问团成员,帮助利郎解决在急速扩张中形成的各种企业制度、文化、战略等管理瓶颈。
卢明新做为公司人事部培训主管,每天总能收到几十个咨询培训公司的电话以及传真,要求其参加他们的培训课程。他总是会很耐心地了解培训课程的内容和该公司的优势,例如擅长哪方面的培训,然后让他们发详细的资料到邮箱。即使不是马上就选择他们,也作为一种培训资源的积累。曾作为老师的他对于清华与利郎培训合作方式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企业采用何种培训方式是由该企业的培训需求所决定的。培训体系健全的企业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企业与大学合作培训,应注意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和对企业所处市场的调研。”卢明新还表示,清华大学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学府,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利郎也是发展非常好的企业,他们之所以有这样合作,自然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只能说这样的合作模式报喜鸟现阶段没有这样的需求。
“如果企业员工都集中起来去大学听课,那么企业整个运行就有可能被耽误甚至停止下来。”雪歌服饰人事部经理朱琳和卢明新一样并不赞同在温州企业采用校企合作的培训方式。她表示温州的服装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尤其是女装。企业在选择培训时,还必须考虑一个价格的因素。近年来培训市场比较混乱,价格也是高得离谱,原先几千元的课程,现在开价就是一两万。
从森马集团直销部经理阙日尧口中记者了解到,企业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很重要,其次是价格以及课程培训之后的“灌输”、“跟进”工作。阙日尧作为一个企业中层员工,也接受过很多关于营销课程的培训。他说,一般情况下,在听的过程中,心中感受颇深,但是等回到企业,拿起手头的工作后,就会渐渐淡忘了培训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森马会定期在企业内部展开高端座谈,让员工分享培训后的收获,谈谈心得体会。报喜鸟集团则会对公司受过培训的员工进行跟进,能把培训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将会给予嘉奖。
三忧:培训结束 员工跳槽
在人才紧缺的服装行业里,如果说企业一点也不担心员工跳槽那是假的。记者了解到,一般企业在员工培训之前都会与其签订一些竞业禁止的条约进行束缚外,更加注重对员工的感恩教育,让员工自己不舍得离开这个“家”。卢明新说作为企业文化来讲,其中一条就是要回报社会,职工离开公司后依然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回报,这是每个企业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培训公司“难产”
面对企业的种种困惑和埋怨,不少培训公司也有自己的苦。“现在中小企业选择培训机构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全年计划,今天想到培训了,而第二天可能又反悔了。”黄圣野也甚感无奈,不少企业每年都拨出一部分资金当培训基金,但是否针对培训的设置和课程的选择做好一整套的计划?结论不得而知。“同等质量的课程,温州的票价比上海、杭州的低了三分之一还是少有人问津,更何况现在培训价格普遍上涨。”张凌告诉记者,前一次有个专家到了温州之后,票卖不起来就到义乌了。
两年前,温州市服装商会曾经拥有自己的培训中心,策划了7、8次的飞翔计划,但是最终以与其他培训公司合作告终。吕群认为当时停办培训班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是没有好的专业老师,第二是企业规模的两极分化,众口难调,起初都是靠大企业来10人左右支撑,而现在大企业内部有了自己的人力资源部,请专家上门培训,以至于人员招不齐。去年底,美特斯邦威集团迎来集团10周年庆的同时,就组建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利于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需双方在不断探讨和协调磨合过程中,真正的需求浮出水面。
而随着行业和岗位不断地细分,以后的培训还是越来越趋于专业。据悉,赛格将针对浙江和福建的企业,推出了与清华大学合作的鞋服总裁班,现在正在对课程设置进行微调。赵月称,专业操作培训是温州现阶段服装企业的首要需求,今后的培训会被细化,理论的培训、管理的培训、经济的培训、专业的培训、实际操作的培训、职业定位的激励培训,几大类培训会各行其道,为企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可以说企业在选择培训公司,培训公司也在尽量往企业喜欢的口味在变化和发展,这其中需要一定的磨合期。
如果说企业从成立到发展是一出戏,那么演出这场戏的主角则是员工们,相信这个大家都没有疑义,那么培训是不是注定成为这出戏中的“跑龙套”,可有可无呢?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似乎是这样一个情形。聪明的导演(企业家)都知道在一出戏中,“龙套”的角色也是何其的重要,把培训做好,让员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是企业的宿愿。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要解决供求矛盾,一是要时间,二还是要时间来淘汰劣伪,时间是最好的漂白剂,留下的才是“实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