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网首页
免费注册企业培训网用户注册登陆 - 培训课程发布发布课程 - 培训需求培训需求 - 培训年卡培训年卡 - 培训视频培训视频 - 将企业培训网设为首页设为首页 - 收藏企业培训网收藏本站
公开课程 企业内训 培训讲师 管理资讯 工具文档 培训专题
企业培训网--站内搜索 
课程导航:企业战略  生产运作  营销销售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职业生涯  高校研修   热点区域: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苏州  青岛
企业培训网位置导航您的位置:首页>管理文摘>成功故事>正文
海尔:都是手机惹的祸?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06-11-23 15:03:09

企业培训网

    >>[精彩推荐]点击此处,立即获取数十万份经典管理资料/工具/范例/文档!

    手机拖累,海尔电器亏损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导:由于2005年手机业务营业额上半年大幅下跌约51%至8.14亿港元,营业额大幅度下降,海尔手机业务亏损6570万港元,导致海尔电器(1169.HK)营业额为21.18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3%,上半年亏损3.9亿港元。同时,公司收购手机业务权益所产生的商誉也减值亏损约5.5亿港元。

    与海尔同样遭遇不幸的还有波导、TCL、夏新……

    既然是上市公司,企业都要找出原因向股民交待,概括起来无非有以下两点:

    一、“洋手机”大幅度继续降价;

    二、非法手机手机充斥中国市场,大部分国产品牌被迫减价清货。

    笔者认为,这些理由似乎太牵强,言者都缺少足够的勇气。特别是海尔,作为中国企业经营最成功的典范,管理水平最高、最为国际化、最具亲和力的企业,如果也用这样两个理由难免让人心痛。至于手机亏损的局面,其实原因及其道理都非常简单:当一个人用价格作为利器伤害竞争对手时,最后的结果是全部因为价格玩完。

    海尔,在多元化中“眩晕”

    无可厚非,海尔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其近乎完美的形象,享誉国内外。然而,欢呼赞誉的背后,人们也同时为海尔捏把汗——为何太多幼稚的错误在如此优秀的企业身上发生?

    海尔起家于电冰箱,在获得了中国第一之后,于1991年兼并青岛空调厂开始推行多元化战略,并先后推出了冰柜、空调、洗衣机。空调方面,迅速取代春兰成为该领域的龙头,洗衣机则迅速取代小天鹅成消费者的首选,冰柜也打入了行业前三名的位置。冰箱、空调、冰柜、洗衣机四驾马车成为拉动海尔快速发展的龙头产品。同时,海尔也因为这一系列成功运作,而成为中国知名企业。它给社会公众一种强烈的印象是:要做就做到最好,要做就做到第一。同时,海尔品牌成为亲和、值得信赖的品牌.这一切成为其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赖以快速扩张的基础。

    可以这样说,海尔最初的成功,在于相关多元化的成功实施。然而,之后的海尔,实际上再不断地破坏自己亲手建立的品牌。

    1995年,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海尔药业推出的针对“亚健康”的保健品“采力”,一直都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还有“海尔大嫂子面馆”连锁店,目前大多数已经关门,事实海尔在这些领域也同样玩不转。最让人莫名其妙的是,海尔又涉足PC业务,事实证明也是一次失败。同样,海尔手机的亏损以至不断降价,目前并未给其带来什么好运,反而严重拖累了企业。

    海尔在非相关多元化的领域的运作,破坏了海尔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第一”的公众品牌信念,这是海尔的沉痛损失,这种损失比直接经济损失更令人痛心,海尔在非相关多元化中丢失了自己最为宝贵也最为难得的市场财富——品牌信念。海尔要重建这种信念需要付出比原来多得多的代价,也要花比原来多得多的时间。

    多元化:蛇蝎毒妇?

    多元化是美国战略专家安索夫提出的四大基本经营战略之一,其含义是指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也称为产品线扩张战略。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战略,它能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多元化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的多元化,成功率高的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则是一种复杂、危险的多元化。

    在世界100强中,多数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的企业不是彻底失败,就是步履维艰。国内,当年春风得意至今是人去楼空的所谓“知名”企业,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在非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实施非相关多元化。因而,以失败再次崛起的前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总结失败时也指出多元化的罪恶。

    有人认为多元化是“钱”多了的必然结果,也有人认为是行走江湖上的“无奈”。其实,不管多元化是出于企业发展的何种战略需要,都有四个字来判断:“时机”、“运气”。海尔曾立誓要做中国的GE,但是研究GE的人发现其成功,自有其真谛:

    第一,GE具有四大战略:全球化、服务转型、六西格玛和电子商务,这些都超越于具体业务,从而使公司战略更加强调未来远景与总体控制,避免业务单元成为没有战略的利润中心。

    第二,GE强调组织学习能力与创造性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支撑多业务的扩张。如其拥有“活化”组织结构层级与激发组织创新、将业务运营系统与变革思想融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能力,从而保证了多元化背后的持续支撑动力。

    第三,GE拥有一个竞争性的公司远景与具备筛选功能的业务模型,尽管公司业务“多”却可以不乱。譬如GE公司在80年代设定的远景是:“我们要在从事的每一个行业都成为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我们将通过革命性的变革,既具有大公司的强势,又具有小公司的敏捷。”

    第四、GE拥有有强势凝聚力和控制力的企业文化以使公司能够通过共同的理念减少管理成本。譬如,GE的企业文化中强烈要求价值观上的认同,要求绝对遵守GE的企业道德原则和公司规则GE恐怕是全世界对员工职业道德要求最严的公司之一。

    因而,学GE走多元化道路并非不可行,关键是能否了解背后的支撑点以及恰当的时机。

    并非手机惹的祸

    不能说海尔选择多元化道路是错的,问题仍然是在时机上。海尔在相关多元化的使命远未完成、市场信念还不稳固之际,就急于走非相关多元化之路,使自己事实上陷入了多元化的陷阱之中。

    一、无限机会在专注

    在海尔涉足的家电领域内,从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到蓝色家电,从电视、电脑、相机、数码摄像机、手机、热水器、微波炉、音箱等,任何一个领域都拥有极宽广的市场。每个领域中都足以让海尔耕耘10-20年。但海尔对产业的扩张显得非常“贪心”,并没有在自身领域内专注做精做大。目前,海尔所依靠的还是1997年前创出的冰箱、空调、洗衣机三条老枪,这之后所推出的一大堆产品,包括电视、电脑、手机、洗碗机、药品、软件没有一件能达到“三条老枪”的水平。诺基亚的故事,业界是耳熟能详。当诺基亚看准手机的未来前景之后,同时开始了它的专业化之路。首先,诺基亚对自身的业务进行了精心分析,将当时还很小的移动通讯业务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并将自己的未来定位于移动通讯,开始收缩阵线,集中力量于一点。1980年,诺基亚的业务结构是:电子行业4%,化学2%,机械3%,电器批发6%,移动电话10%,电信10%,动力2%,橡胶4%,信息系统21%,电缆11%,消费类电器27%。到2000年,诺基亚的业务结构转变为:移动电话72%,电信基础设施25%,其他3%。诺基亚的成功,就在于专业化以及不断地创新能力。

    可以肯定地讲,不是海尔没有能力做第一,而是海尔的观念出了问题:太相信品牌的市场效应,丧失了当年做冰箱、空调、洗衣机的执着精神。电风扇是海尔遭遇的第一个滑铁卢,之后海尔所进入的领域,都没有取得可圈可点的业绩。

    二、有胆识更要有战略眼光。

    如果说海尔没有战略眼光,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海尔在PC、手机、医药等多个行业的惨败,不得不令人产生质疑:海尔真的那么好吗?海尔的战略眼光呢?

    海尔进入手机也是从低端入手、再逐渐渗透到高端的战略。最初的入市,采用此策略并不为错,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海尔无法超越“低端”的境地,陷入其曾经不屑的价格中。从2004年6月起,海尔的10余款拍照手机集体大“跳水”——平均降幅高达40%,其中8款照相手机价格降至千元左右。其中,较低端的海尔Z3000B拍照手机仅售999元,外接30万像素的摄像头后才1199元,比同档次的很多国产拍照手机要便宜400元左右,比洋品牌则至少要便宜600元以上。而中档的Z3100等四款手机售价最高也只不过1499元。海尔宣称此举是为了展示自己在自主研发、设计、生产方面的雄厚实力,然而现实难道不是为了盲目追求规模,屠杀对手?再看国外手机大鳄们忙着推出EMS、MMS、GPRS、三合一等未来型手机,而微软和英特尔把目标瞄准为打造未来无线通信世界的新秩序,理念新颖,起点也高。根据著名的2/8原则,20%的客户创造80%的价值,而其余80%的客户只能创造20%的价值,PC和手机也不例外,占领高端市场的厂商将攫取大部分利润,而占领低端市场的众多厂商只能分食剩下的残羹冷炙,“得高端者得天下”。那么,海尔手机今天的挫败,并非前面所述的种种理由。心态决定眼光,眼光决定战略,战略决定未来。有能力未失误“买单”不代表危机已经过去。

    民族的,始终是我们骄傲的资本。希望海尔目前的失误,都可以成为成为成长路上有益的借鉴。

    (作者李玉萍,品牌营销管理专家,职业品牌专家;中国CME签约讲师、国内某知名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官方品牌认证机构客座教授;普大企业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内多家企业营销及公关顾问;国内二十余家知名网站特聘专家、专栏作家,国内多家期刊特约撰稿人;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家咨询公司特聘讲师。联系:yuping_Li@126.com,liyuping@china.com.cn

添加到收藏夹】  【查看培训课程】  【浏览更多文章】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推荐:
·三元擒鹿之后的四大挑战
·中小企业管理中执行力不佳的几点建议
·从汉高祖刘邦的成功看企业的管理之道
·国企改革若干问题探索
·会计账簿中常见的10种虚假情况
·公允价值在国有股权转让定价中的应用
·2008年后新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条件及报送资料
·恒源祥:没有厂房没有门店也能发大财
3E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高级研修班 3E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高级研修班
关键绩效指标与平衡计分卡(KPI/BSC)实战培训 关键绩效指标与平衡计分卡(KPI/BSC)实战培训
 版权声明:

1.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 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余世维博士全年培训计划汇总
·企业招聘、面试技巧实战培训
·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
·外贸操作与海关政策关务技巧
·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与应对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实战培训
·库存控制、仓储物流管理培训
·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谈判技巧
·行政助理、高级文秘职业训练
·电话营销、销售沟通技巧训练
·Project 应用  项目管理培训
·制造企业管理  车间规范管理
·企业融资技巧  金融危机应对
·清华大学研修  北京大学研修
·人力经理宝典  营销经理宝典
·财务经理宝典  品质经理宝典
·名企内部资料  咨询报告大全
余世维博士2009年培训计划
中层经理人管理技能提升
培训视频(培训光盘)
高级文秘职业化训练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研修班
2009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培训

网站首页 | 培训指南 | 培训公司 | 广告服务 | 关于网站 | 免责声明 | 站点地图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欢迎广大企业、咨询公司、培训公司与企业培训网(www.71peixun.com)合作,互利共赢!
客户服务电话:010-62278113   QQ:25198734   网站备案:京ICP备06027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