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网首页
免费注册企业培训网用户注册登陆 - 培训课程发布发布课程 - 培训需求培训需求 - 培训年卡培训年卡 - 培训视频培训视频 - 将企业培训网设为首页设为首页 - 收藏企业培训网收藏本站
公开课程 企业内训 培训讲师 管理资讯 工具文档 培训专题
企业培训网--站内搜索 
课程导航:企业战略  生产运作  营销销售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职业生涯  高校研修   热点区域: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苏州  青岛
企业培训网位置导航您的位置:首页>管理文摘>成功故事>正文
亚洲华人精英分析师的真实生活

信息发布:企业培训网   发布时间:2006-10-31 15:44:51

企业培训网

    >>[精彩推荐]点击此处,立即获取数十万份经典管理资料/工具/范例/文档!

谢国忠文字素描:年薪百万美元起计,年轻、风度、英语流利、充满理性智慧、善于讲故事、不畏权势、文笔生动、喜欢捐款

谢国忠的论调和他得罪的“人”

1997年,香港楼价泡沫跌五成 香港政府、摩根

1997年,印尼经济崩溃 印尼

1997年,中国经济未来将通货紧缩(唱衰中国论) 内地主流经济学家主流媒体

2004年末,上海房产泡沫(上海楼市崩溃论) 上海方面、摩根地产基金、厉以宁等主流经济学家

2006年,新加坡经济模式 新加坡政府

导致谢国忠辞职的电邮事件内容:“实际上,新加坡的成功绝大部分是因为它成为了印尼腐败政商的洗钱中心。印尼已耗空,新加坡因此佳景不复。为了维系经济,新加坡正在修建赌场,以吸引中国的腐败资金。”

谢国忠并不是因为言论而摔跤的第一人。1999年初,时任汇丰证券中国研究主管的张化桥对外表示,中国财政部高息发行扬基债券,然后去买美国国债,是“双输行为”。之后,张在办公室被老板骂句“笨蛋”后即被炒鱿鱼。

谢国忠被喻为在中国最受瞩目的“明星分析员”,订购谢国忠报告的基金数额有数千亿之多。但除了在公开场合或财经杂志上有选择性地解答问题,谢还要为直接服务的投资者解答疑虑,乃至“命题作文”

《南都周刊》记者 炫风 广州报道

上排(从左至右)谢国忠 马骏 黄益平 李慧;中排张化桥;下排(从左至右)龚方雄 梁红 胡祖六 陶东 (南都周刊 供图)

1997年预言印尼经济危机、香港楼市缩水,2004年唱衰中国楼市……当众皆诺诺时,坚持异议的谢国忠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谢国忠的论见,经常招致围绕具体问题的激烈争议。2006年9月底,他再次口出“不逊”,直言指责新加坡,旋后突然去职,离开了服务近10年的摩根士丹利。有评论指出,不再受限于大摩笼罩下的话语权,于谢国忠是一种解放。

在亚洲的跨国投资行中,活跃着一群与谢国忠有相似经历的华人首席经济学家。他们年轻又富有学识,深受西方学术研究浸淫。然而在他们之中,先有“中国最英俊的经济学家”胡祖六改行销售,再有前汇丰证券中国研究主管张化桥转身经商之举,谢国忠的辞职行为并非偶然。

从表面看,这些经济明星们显赫一时,但在光辉形象的背后,他们又有着怎样众所不知的一面?

陶冬,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曾这样感叹:

“我一旦离开这个工作,就不会再去做投资银行,甚至金融业。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地睡上两个月,然后扔掉计算机、手机,在一个外界无法联络到我的地方痛痛快快旅行一场。我的梦是,每天早上9点钟醒来,之后在花香和鸟鸣之间吃早餐……没有时间读一些大部头的书是我今天的一个遗憾,希望离开投行后,能够在花香鸟鸣的地方吃完早餐后,来补这一课。”

陶冬的同行,9月29日突然从摩根士丹利(Morgen Stanley,以下简称“大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职位上辞职的谢国忠,10月初已在广州白云山实践陶的“梦想”:在鸟语花香中喝茶看书——据说看的是希腊史学家色诺芬的《长征记》。

投资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并不好做,尤其是在像大摩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一位与谢国忠关系良好的记者在10月初听到他辞职的消息后,第一个回忆起的,是过去每一次见面,都觉得他累得头发又少了一些。不过,接下来至少三个月,谢国忠不再需要在香港、东京和上海之间做空中飞人,不用开没完没了的电话会议和路演,不必与基金经理和记者编辑们打交道,更不用像赶功课般地发表报告,然后苦思如何用又快又恰当的方式表达观点。

多位资深财经记者评论说,自从“中国最英俊的经济学家”胡祖六改做销售后,陶冬与谢国忠就是国际投行首席华人经济学家中的两个佼佼者,如今谢突然退出大摩,难保陶冬不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寂寞。

也许,感到寂寞的还有写字楼里的女白领们。一个年薪以百万美元起计,年轻又有风度、英语流利、充满理性智慧、善于讲故事又不畏权势的谢国忠,因为敢言而从位高权重处辞职,自此“云深不知处”,这故事成为从香港到上海不少女性论坛里的话题,其中大部分留言都伴随着一串问号:“他会到哪里去?”

这同样是财经记者们的疑问。休完国庆长假后归来的他们发现,无论是给谢国忠打电话还是发邮件,都无法联系上他。

然而,对那些最关心谢国忠的人——基金经理们来说,谢国忠消失的最关键处并非辞职事件的真相,而是Andy(谢的英文名)的经济分析报告、他们案头曾经的必读品,从此消失了。在给本报记者的一封来信里,一位业界人士这样怀念谢为他分析真实的亚洲:“He must publicize his idea about the stock market from time to time! We will then have a clear picture. What I am interested is his comment on the stock market,not Singapore.(他必须不时公布他对股票市场的观点,然后我们才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感兴趣的是他的股市观点,而非新加坡。)”

至少得罪了新加坡

新加坡,谢国忠的滑铁卢,或者说是解脱地。但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在公司上班,又能对外公开发表言论的高级人员来说,谁都有可能遇到像谢国忠这样的意外。

三年前,谢国忠曾对一位财经记者说过这样的故事:1997年,他的一篇关于香港楼市将下挫的负面报告惹恼了香港政府,结果他的上司兴冲冲地走进其办公室,命令他伸出两手,半开玩笑地说:“Andy,哪只手写的(报告)?我要把它砍了。”然后作出手刀的姿势。

自言人生一直顺利的谢国忠未曾再次证实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他终于遇上了大客户的风暴。

9月中旬,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联合年会在新加坡举行。19日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宴请各国政要,但没有中国官方人士,谢国忠心生不满:“好像请了我,中国就被代表了似的。”接着他又称,会议应该在中国或印度这样经济增长的热点国家举行,相比之下“东盟是一个失败。”然后,他近乎直白地抨击新加坡的经济模式:“实际上,新加坡的成功绝大部分是因为它成为了印尼腐败政商的洗钱中心。印尼已耗空,新加坡因此佳景不复。为了维系经济,新加坡正在修建赌场,以吸引中国的腐败资金。”

这些话,被谢国忠写进内部交流的邮件里。然而,大摩内部却有职员外泄邮件,这些话迅速流传开来,很快被新加坡政府看到。

10月初,大摩方面证实,谢国忠已基于“个人理由”辞职,并公开声明谢的观点不代表大摩的观点,“摩根士丹利一直是新加坡非常坚定的支持者,并极其尊敬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

大摩在新加坡的地位仅次于同行高盛。在过去两年间,摩根士丹利为企业并购提供咨询的业务在新加坡排在第一位,今年3月,大摩还担任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收购一家印度电信公司的顾问。

谢国忠辞职在投资界备受关注。除了“大摩为保大客户牺牲自己的首席经济学家”,一位助理分析师还听到流言,说谢与部门上司本已有隙,此事正好借题发挥。

不管真实的原因如何,谢国忠事后也在反思这次电子邮件风波。10月7日,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表态,这封信确实写得太匆忙,用词不够小心,“可以说是有点傲慢”,而他也从未想过内部电邮会外泄。

谢国忠并不是因为言论而摔跤的第一人。据《财经》杂志报道,1999年初,时任汇丰证券中国研究主管的张化桥对外表示,中国财政部高息发行扬基债券,然后去买美国国债,是“双输行为”。之后,张在办公室被老板骂句“笨蛋”后即被炒鱿鱼。

“但我不认为我的观点不对。”离职后的谢国忠并没有质疑自己发表过的观点。

谢的外表并不固执。早年与谢有过接触的记者回忆,已经40岁的谢国忠有着娃娃脸,心态也年轻,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戴着圆框的眼镜,有时头发比较凌乱,但看起来还是相当斯文。接受采访时,他从来不打腹稿,也不专门做准备,随问随答。

不过,与谢打交道多了的人士会知道,他是个比较自我的人,即使观点偏激也会坚持己见。一位台湾基金经理说,他曾看过谢国忠与基金经理起争执的场面,“直率的言词与对研究观点的坚持,常让他跟基金经理人僵持不下。”

不仅是业内,对外的公开场合,以及谢所主持的研究报告,都是以铁口直断见称,难免会引起各方面的争议和不满。有评论诗意地认为,离开大摩的谢国忠,不再受限于大摩笼罩下的话语权,于他是一种解放。

明星分析员们

不过,没有大摩的经历,也就没有谢国忠成为明星分析师的故事。

1997年,香港回归前两个月,时为大摩亚太区经济学家的谢国忠放言,香港楼价将因泡沫暴跌五成,一时被看作怪论。这一预言后来成为现实,谢也顿时令投资界刮目相看。这一年,他还预言印尼经济会崩溃,又“不幸”言中。

此后,谢一开口,投资市场自然慎重待之。

谢国忠对中国经济的受争议观点,也早在1997年开始。当时谢国忠独辟新径,运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人过去的消费欲望之所以强烈是因为产品短缺,但1997年时短缺产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就会开始下降。于是他做出了以下结论:财富积累较低的中国并不能保持高消费,通货紧缩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主旋律。这与当时内地的普遍乐观背道而驰。

三年后,中国内地的制造业投资和资本存量达到低谷,到2001年底,内地几乎找不到对经济增长抱乐观态度的经济学者,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谢的判断。而在海外,包括大行的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也是一路走跌,与此同时,内地主流媒体开始不断宣传一个说法,认为有一种“唱衰中国论”。

这种背景下的谢国忠,在内地的影响力止步不前。

2001年和2002年间,中国内地市场上几乎同时崛起了数家新锐财经媒体。记者们把触角延伸到一个财经思维激荡的地方:香港。商业经济学家们在内地传媒的互动下,开始大规模地显山露水。

除了斯文白净的谢国忠,这些经济学家还包括: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龚方雄,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李慧,德意志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等等。

最早成名的明星,当属一度被新锐媒体们誉为“中国最英俊经济学家”的前高盛首席经济学家胡祖六。他在国际舆论中不时维护中国经济,曾撰文评论美国的对话经济政策,成为最早被内地认可的跨国金融机构华人精英。

这些金融学子、白领金领们的偶像人物经历大抵相似,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完成大学教育后,在国外大学完成西方经济或金融专业的训练,又受国际大行的专业浸淫,相较内地传统的经济学者更年轻更国际化,整体学术研究素养也相对较高。

他们通常从助理分析师做起,然后是分析师,到区域首席经济学家,乃至副总裁、董事总经理。投行的业务非常紧张,谢国忠们从大行的办公室格子里几经努力,才能在那些摩天大楼里划到几平方米的私人领地。

在跨国投行,首席经济学家的基本任务是定期分析宏观形势,把研究报告提供给客户,同时代表机构参加各种公开的论坛等活动,为投行带来更多曝光率。

对于投资者,尤其基金经理们,投资银行经济学家们的意义在于:当他们在做投资决策时,总是要参考若干投行的分析报告。这些报告好不好,影响着他们对相关投行的印象,然后决定是否将手上的钱交由相关的投行进行投资等操作。投行则主要靠收取佣金赢利。

谢国忠加入摩根士丹利9年多,现已被喻为在中国最受瞩目的“明星分析员”,订购谢国忠报告的基金数额有数千亿之多。但除了在公开场合或财经杂志上有选择性地解答问题,谢还要为直接服务的投资者解答疑虑,乃至“命题作文”。

偏悲观的财经红人

谢国忠真正红透半边天,红到超越投资界乃至财经界,是在2004年末。

斯时,谢国忠发文抨击上海地产市场,认为上海楼市是因为热钱流入而形成的大泡沫,离破灭不会超过一年。为证明己见,他甚至卖掉了自家在上海的房产。

这个观点立刻被各家媒体形容为著名的“上海楼市崩溃论”。

2005年初,谢国忠再次向人们描绘房地产的危机:中国地产市场只是十年前东南亚的翻版,楼市岌岌可危。这年年中,谢经过简单的计算,又一次抛出了自己的论断:热钱正在撤离亚洲,而高达3500亿美元热钱撤离中国将使楼市崩塌。一位记者还记得谢在上海一个场合直接批评:“你们以为上海的主业是汽车、金融业,错了!上海的主业根本是卖房子!”

由于谢国忠的知名度,以及过去曾多次准确预见市场大势,房市崩塌论被迅速广泛地传播。在不少媒体上,谢国忠的种种分析被抽象成一条:“中国房地产即将崩盘!”大批反对高房价的民众在网上激情地表达对谢国忠的支持,甚至一些财经记者也懒得从谢的分析逻辑里寻找这些结论的依据,直接把他摆上神台。

在一部分内地经济学家失信于民的情况下,谢国忠的名字,甚至变成了社会良心符号——作为一个分析师、经济学家,谢的角色被赋予了说真话的期望;而在大摩大举进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作为大摩经济学家的谢国忠看上去大唱反调,同时也在巩固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姿态。

最受刺激的,无疑是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有评论把谢国忠与大摩地产基金的投资行为联系起来,认为谢的论调隐藏着巨大阴谋,“先唱衰内地楼市,然后趁虚而入。”经济学家厉以宁更是直接指出,“宣扬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是为了在国外企业和资本进入中国之前先打压中国市场。”由此,谢也被怀疑是“跨国资本利益代言人”,“黄雀阴谋家”。

在大行经济学家、分析师的圈子里,对经济基本面的分析是基础工作,而对现实问题的激烈争议,又有可能令他们变得格外地与众不同。这些不同,有时就如广告一样,要经历艰苦又劳神的创意过程。

长期收到谢国忠分析报告,或者常常与他近距离接触的人,都要随时准备迎接他在结论里的“炸弹”。谢国忠是一个偏向于悲观的经济学家,他自言“习惯观察与分析时都先从负面或风险的角度切入。唯有先认知风险,进而掌控风险,才能累积财富”。这样的风格使他与一般大行经济学家相比,在分析问题的逻辑上更加简单,结论往往更加直接,乃至偏激而富于争议性,于是屡屡制造轰动效应。

长期编辑谢国忠报告的周年洋先生认为,除了偏悲观以外,其他投行经济学家总是严格地按照既定格式去写报告,但谢国忠的报告个性化十足。他时而从历史、文化等因素分析中国经济,有时又把中国国情晾在一边,以普适的价值、全球的经验去判断热点问题……对于财经报道来说,这样的文章比枯燥的经济分析数字推理精彩得多,加上出色的书面表达能力,谢国忠很受财经记者们欢迎。

很多财经记者还记得,在香港,谢曾屡次受邀为他们讲课,闲时会与大家喝咖啡,讨论经济事务,解读规律。私下里,他也是温和斯文、平易近人,所得稿费,多是让编辑直接汇往某个捐款账号。

压力重重

在刚过去的星期二,另一位跨国投行的明星宏观经济分析师,摩根大通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在北京宣布中国房地产“肯定没有泡沫”。此时,那个坚持对中国楼市尖刻批判的谢国忠,已然离开口水的战场。

其实,投行的经济学家们常常会在具体的热点问题上意见相左。在各种研讨会上,学者们于台上针锋相对也是常有的事,不过到了台下,彼此都会恢复西装革履和睦相处的状态,实在还有话想说,就向熟悉的财经记者提两句,但通常也要求不要具名刊登。

“他们也是‘财经演员’。”《财经》杂志借一位现就职内地的经济学家的话形容说:“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很多时候是没有观众的。”

但是,大行经济学家们最大的压力,更在于他们所服务的客户。“投资者总是希望经济学家们能预测些什么,”一位国内基金经理说,“虽然这似乎不应该是他们的职责。”一个分析师,如果他预测的结论时常同市场呈现的情况一致,那他对客户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谢国忠曾经这样形容:基金经理们掌握着4000亿美金,我的预测和报告必须对他们有价值。他们每个季度都要给我打分,如果我的评估和预测不合适,基金经理们的反应就不好,我就会失去工作。我说的话,对的要比错的多。

一位熟悉投行分析师圈子的人士认为,与学院的经济学家的从容钻研不同,投行的经济学家必须给客户和媒体“赶稿”,他们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操作周期很短,难免在分析和预测上有不准确的地方,放到市场的争论上,就会变成做学问不严谨,或者“别有用心”。

事实上,投行们的研究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般都彼此分隔,但外界终究无法透过玻璃幕墙看清里面的奥妙。一个分析师向外部发表的言论,通常都要经过本人确认,以及投行法律部门的审核;而自身机构的利益,大客户的要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

谢国忠之所以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因为他屡屡以挑战职业操守和公司利益平衡的形象出现。就在谢不断抛出房地产泡沫论的时候,大摩也发表声明,说谢国忠的观点只属于个人,不代表大摩。然而,这种坚守在电邮事件发生后已经无法维持,用学者倪金节的话来形容,金融机构的利益、大客户的利益以及学术独立性三者之间,实在是存在着“不可能的三角”。

在这个三角中,分析师们不断地旅行、演讲、争论,重复着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休息五六个小时的生活。陶冬形容,“这也是青春饭。”

这些华人明星分析员

谢国忠

原摩根士丹利

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陶冬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董事总经理

陶冬连续多年被评为亚洲优秀经济分析员,被认为在商业经济学家中以思维缜密见长,说话慢条斯理但逻辑严密。陶冬拥有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经济学硕士学位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学位。在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前,陶冬任香港宝源证券高级经济分析师及中国研究部主管。

陶冬曾在一个高校演讲里这样形容经济分析员:“经济分析员是什么?其实就是赚钱工具。我们分析经济、做出报告,既帮客户决策赚钱,也为自己赚钱。我们机构人数不多,但创造的利润往往可以达到一些知名企业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此外陶冬还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经济分析者的先天优势是,“能把故事讲得既有经济学的内容,又生动有趣。”

张化桥

原瑞银证券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部联席主管

张在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司工作五年,后到香港,先后在东方汇理、里昂及汇丰证券任职,1998年12月因外币国债事件被汇丰解雇。1999年7月再到瑞银华宝(现瑞银集团)。今年他的头衔变成深圳控股运营总监。

张化桥至今对当初被汇丰解雇的事仍耿耿于怀。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形容,“当时我感到非常愤怒,我说真话而被解雇,事实证明我对了,今天中国的问题之一便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是太多而不是太少。这件事令我深深认识到,分析员要讲真话,代价多大都要讲。”

胡祖六

胡祖六身兼中国高层宏观政策咨询专家、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央企工委160家特大型企业老总的讲师等身份。

“中国最英俊的经济学家”,胡祖六在33岁时已是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在此之前他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他说非常乐意担当中外金融界沟通的桥梁:“我在国外投资者面前,更多讲中国的前景,而在国内,更多讲问题,讲差距。”自1997年加盟高盛后,中国乃至亚太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会议,胡祖六几乎都有参加。

龚方雄

摩根大通亚太董事总经理,中国区研究部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师

龚方雄拥有美国沃顿商学院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费城坦普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运筹学及经济学硕士学位,以及物理学学士学位。龚方雄在加盟摩根大通之前任职于美国银行长达七年,又于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担任经济师,曾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提交研究报告及政策建议。他还担任过首席策略师以及全球货币、信贷和利率市场策略部联席主管一职。此前,他曾于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担任经济师,其职责包括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提交研究报告及政策建议。

龚方雄曾于去年预见央行9月底的加息,今年4月他又提出了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快速度的研究报告,让全球市场在5月份好一阵紧张。

李慧

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

1994年开始从事中国证券研究工作,历任法国东方惠理中国证券分析员及主管,美国DLJ集团中国研究部主管,曾多次在“机构投资”、“亚洲货币”及路透社的最佳中国分析员及研究队伍中当选。

马骏

德意志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黄益平

花旗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

黄益平在198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4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也曾是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商学院General Mills国际客座教授。

2005年初,谢国忠再次向人们描绘房地产的危机:中国地产市场只是十年前东南亚的翻版,楼市岌岌可危。一位记者还记得谢在上海一个场合直接批评:“你们以为上海的主业是汽车、金融业,错了!上海的主业根本是卖房子!”

在一部分内地经济学家失信于民的情况下,谢国忠的名字,甚至变成了社会良心符号——作为一个分析师、经济学家,谢的角色被赋予了说真话的期望;而在大摩大举进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作为大摩经济学家的谢国忠看上去大唱反调,同时也在巩固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姿态。

“基金经理们掌握着4000亿美金,我的预测和报告必须对他们有价值。如果我的评估和预测不合适,基金经理们的反应就不好,我就会失去工作。我说的话,对的要比错的多,别人听我的话才有价值。”

——谢国忠

添加到收藏夹】  【查看培训课程】  【浏览更多文章】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推荐:
·三元擒鹿之后的四大挑战
·中小企业管理中执行力不佳的几点建议
·从汉高祖刘邦的成功看企业的管理之道
·国企改革若干问题探索
·会计账簿中常见的10种虚假情况
·公允价值在国有股权转让定价中的应用
·2008年后新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条件及报送资料
·恒源祥:没有厂房没有门店也能发大财
3E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高级研修班 3E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高级研修班
关键绩效指标与平衡计分卡(KPI/BSC)实战培训 关键绩效指标与平衡计分卡(KPI/BSC)实战培训
 版权声明:

1.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2.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企业培训网立场,本网站不对文章的真伪性负责。
3. 本网刊发的各类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转载刊发仅为网友免费提供管理知识与资讯,不以赢利为目的。
4. 用户如发现本网刊发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权方面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站经核实后将进行相关处理。

·余世维博士全年培训计划汇总
·企业招聘、面试技巧实战培训
·薪资体系设计与薪酬管理技巧
·外贸操作与海关政策关务技巧
·新《劳动合同法》解读与应对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实战培训
·库存控制、仓储物流管理培训
·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谈判技巧
·行政助理、高级文秘职业训练
·电话营销、销售沟通技巧训练
·Project 应用  项目管理培训
·制造企业管理  车间规范管理
·企业融资技巧  金融危机应对
·清华大学研修  北京大学研修
·人力经理宝典  营销经理宝典
·财务经理宝典  品质经理宝典
·名企内部资料  咨询报告大全
余世维博士2009年培训计划
中层经理人管理技能提升
培训视频(培训光盘)
高级文秘职业化训练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研修班
2009年度最受关注的十大培训

网站首页 | 培训指南 | 培训公司 | 广告服务 | 关于网站 | 免责声明 | 站点地图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欢迎广大企业、咨询公司、培训公司与企业培训网(www.71peixun.com)合作,互利共赢!
客户服务电话:010-62278113   QQ:25198734   网站备案:京ICP备06027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