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大势下,大多数企业处境艰难,思考的重点都放在保利润上,由此,“危机裁员”的悲剧在企业中一幕幕上演。有的企业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早就动了裁员的念头,只是碍于社会责任的公理,迟迟未动手,危机来了,正好就汤下面,顺势辞工。有的员工为企业奋斗了大半辈子,只因危机当头,被无端请出。有的企业老板对于裁员之举,口口声声是出于无奈,生死关头,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多个员工就多个负担,企业都没法生存,就没法顾全员工了。 其实,在危机环境下,企业“裁员图存”的做法是可理解的,但话又说回来,裁员是有尺度和章法的,不是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参照,而是以企业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为基准。中国软实力权威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认为,企业裁员不应成为经济危机的“特产”,应当视之为正常情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这种管理做法的力度较之以往可能更大些。就像在外部正常的环境下,企业按照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管理标准考核员工,合格的留下、加薪甚至升职,不合格的则解聘或者解雇。按照这样的评判,一根准绳,员工对自己的去留相当清楚,对企业的做法也很理解、服气。这叫“裁员不裁心”,这是企业秉持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公道之心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员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力,也就是企业软实力。
按照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真正的企业软实力不是凝固的,而是像水一样,能够随心遂意地流动起来,就是把“软”的灵魂——价值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中去,体现在员工对企业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认行(就是认真履行),体现在社会公众、顾客、相关利益者对企业行为和经营特色的良好评价。本土企业软实力权威专家邓正红先生指出,“危机裁员”,其由头不完全是为了应对危机,也不完全是保全企业利润,只是危机给了企业一次重新认真审视反思自我的机会,哪些员工该留,哪些员工该走,仍然要按照自己不变的核心价值理念来评判,不同的是,危机环境下,企业暴露的问题比平常可能更多更明显,由此导致人员调整力度比平常更大更酷。
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指出,企业未来生存的核心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价值理念,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商业模式和不断整合提升的硬实力。商业模式对内是管理模式,对外是经营模式。将管理模式与经营模式统一起来的是企业的组织架构,也是我们俗称的“营盘”。按照软实力要求,软实力企业充满灵活性和包容性,就如同水性,既能因地制形又能汇聚江河。邓正红认为,不管什么情况下,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核心价值不能变,行为准则不能变,是非判断不能变,如果仅仅是因为经济危机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或危及企业的生存,不问青红皂白,动辄就拿员工开刀,那是相当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企业自毁长城。可以这么说,如果确实是因为员工的原因影响了企业的利润,解雇这样的员工完全应该,也是以儆效尤,彰显企业价值大法;如果是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企业利润的下滑,那也是大势所趋,说得更深刻一点,是经营者无能所致,就是要裁员,应该说,经营者首当其冲,因为经营者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人。
对企业来说,危机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那么,企业最大的危机是什么?中国软实力权威专家邓正红先生在其著作《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记部分指出:“每个企业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扪心自问,企业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你的核心家当缺乏软资产,就要警觉这是企业最大的危机。”其实,企业如果随便把员工的“心”这个软资产解雇了,随时都会给企业酿成无法想像的危机,这就是最大的危机。
不管什么时候,裁员都不是企业所希望的,这应该是做负责任企业公民的基本道德操守。中国软实力权威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表示,不以危机而裁员,并不代表危机环境下企业不能裁员,就是说,企业始终要保持自己的核心价值,哪怕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企业都不能丢了自我,要有那种“危机不可怕,只要价值真”对核心价值始终不渝的追求,这就是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所要阐明的“核心公转”。同时,要将裁员作为企业价值执法的常态来看待,让员工明白裁员不是目的,而是鞭策他们与企业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不要动不动就拿“裁员”来威慑员工,弄得他们战战兢兢,没有一点放松的精神空间,也无法快快乐乐地工作。要让员工知道,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只要忠诚履职、敬业尽责,什么时候都可以在自己岗位充满愉悦和创造性地工作。这就是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所要阐明的“员工自转”。
大家知道,在太阳系中,九大行星能够有条不紊、至诚不息地在各自轨道上运转,是因为行星们都保持着一颗不变的“太阳心”,在“太阳心的”驱使下,行星们又不失自己独立的运转空间,带领各自的卫星们在太阳系中演绎着多姿多彩的宇宙画卷。这就是太阳软实力所散发出的光芒和魅力。
本土企业软实力权威专家邓正红先生指出,在企业中,核心价值就是“太阳心”,维系着企业体系的和谐运作,这就是核心公转,不同的团队、层级、部门在“太阳心”的驱动下,在各自的范围内尽情地自转,充分体现高效和创造性。核心公转和员工自转的统一,企业就视危机为转机,视非常为正常,价值常新、活力常驻、魅力无穷。
核心公转和员工自转的统一,要求企业倡导并实施的价值理念,必须体现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革新之中;也应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具体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之中。以企业文化的创新为例,企业创新企业文化时,不只是经营者身体力行地实施其倡导的价值理念,还应该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给员工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创造一个自主管理的氛围,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连续经营发展中,形成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经营的实践又在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制导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按照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企业软实力=价值理念+商业模式。怎么看待这个企业软实力构成公式呢?邓正红解释,价值理念就好比流动的水,商业模式就像一个中转的水站,企业软实力的运作机理,就是一边将价值理念输入到商业模式中,一边又将价值理念从商业模式中输出,形成的整体价值氛围和资源整合的持续效应,就是企业软实力追求的生命状态。
企业要化解未来生存中的高风险和高度不确定性,必须拥有自己经久不变、经得起实践与时间考验、抵得住各种风险和冲击的核心内容,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企业核心生存力,也是企业未来生存的主动权。从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规律看,企业核心生存力由两部分构成,即不变部分和变化部分,不变的是企业软实力,变化的是企业硬实力,将变与不变统一起来,就是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紧紧捏合在一块,产生牢不可破的企业核心生存力。
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企业组织基本上还属于金字塔型结构,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分工过细,管理幅度较窄,使得管理部门林立,科层复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2)由于管理部门和科层结构复杂,使信息渠道延长和节点增加,因而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失真,决策失误,同时决策执行和反馈困难。(3)组织结构僵化,官僚主义盛行,文山会海、多谋寡断、议而不决、扯皮推诿现象严重,协调困难。(4)组织僵化导致企业对社会、政治、宏观经济、技术等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态势反应呆滞,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不适应环境变化,显得老态龙钟,力不从心。(5)企业组织形成超稳态结构,懒于进取和变革,一切按部就班,缺乏革新精神。
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国企业患有大企业病,已从机体上开始老化,致使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效率低下,无竞争活力,严重地束缚了员工的手脚,极大地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阻碍了人才健康成长,已经无法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迎接知识经济的要求。因此,我国的企业组织结构必须作战略性的变革,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未来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
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强调,企业软实力更多地是以相关利益者的活力激荡显现的,一个能被称为成功的企业,必须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种快乐的软实力氛围,而且这种快乐感是随软实力链条而传递的。顾客由于员工所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人性化服务而感到快乐,股东则因为员工能充分满足顾客需求,创造持续而稳定的利润和良好声誉而快乐。因此,要达到顾客快乐、股东快乐,先让员工快乐是前提与关键。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说:“将心比心,公司对员工好,员工就会对公司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员工水平提高,客户才会满意,公司才能得到利润。如果利润能转化为对员工的再投资,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为了让员工快乐工作,同时应对代理人流失的大问题,就为绩优的代理人成立了“常青树”和“常春藤”两个精英俱乐部,不断激励员工向更高的方向努力。太平洋人寿已经将建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型企业作为目标,建立了分层级、制式化的培训体系,让他们在快乐工作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前途与公司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谷歌(Google)从创办开始,血液里就流淌着创新基因,是一部持续创新的永动机。自1998年成立以来,在变化迅速、需要不断创新的互联网产业,它从斯坦福大学两位没有毕业的博士生创办的小公司,发展成了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拥有7000名员工的企业。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认为,创新是企业软实力的灵魂,既是理念也是行动,谷歌的持续成长壮大靠的就是企业软实力这一未来生存战略引擎。谷歌善于给员工以创新的快乐,寓创新于全体员工中,因而企业保持快速成长的活力。因此,员工快乐,企业才真正具有活力。
有句名言:你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按照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企业不光要看到未来,用未来的眼光指导现在的经营管理,从而坚定生存发展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员工看到“我的未来在哪里”,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成长紧紧结合在一块,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让员工工作得更快乐。一句话,企业要善于把员工的快乐变成整体的活力。 声明:此消息来自于本站专家投稿或合作媒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作者:邓正红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