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训中高层管理者的实践中,有时我会适时提出“为什么古人说要想做事,一定要先学会做人呢?”这一问题。迄今为止,学员朋友反馈中不乏闪光点,但却需要系统化。
海民认为这个问题如果不考虑清楚,是无论如何也当不好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故一直将此问存于心中,偶有所感,必欣然而记述之。今著此文,亦不系统,但求可起抛砖引玉之效,引各路英豪共论,如有意旨,请君留言,先此为谢!
一、做人,首先指的是做好自己,即修身之意
曾子《大学》中含有三纲八目,其中第5目是“修身”。身之不修,岂能做事?家尚不可齐之,岂可外出接于他人,而达治国、平天下之境乎?
那么,如何修身呢?
曾子大《大学》中提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共四目。如果能做到此四者,则可称之为“内圣”。内圣者,可称之为心里富有,而不仅仅是财货有余。
海民认为:“仅仅财货有余,是件很令人痛苦的事情”
静思必可得之!君不见很多“富人”感叹,穷得就剩下钱了。
呵呵,古今中外,同此一理。
格物、致知二者,实乃为人立世之本“能”也。婴儿生下来会吃母奶,这是天生的,所以孩子们都是天才。作为成年人,假如你是木匠,却不知如何选木材、如何打线、如何开锯、如何下斧,那木匠这碗饭,您就别吃了。所以说格物致知,是人立世之本“能”也。而格物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她去体物,即让其实际经历、实践。
海民幼年时,曾见某漫画,年久不可索得,强为之名曰《新牛下田》。此画中有二人一牛,二人称之为A君B君,牛为“新”牛,即从未下田中干过农活的牛。画中大意如下:
B君抓住牛的尾巴,大声冲着执牛首的A君吼叫:“不会犁地,怎能下田?”
A君寸步不让,强行拖住牛的缰绳,满脸愠怒,冲B君嚷嚷:“不让下田,怎会犁田?”
……
所以,修身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格物,以求致知之效。格物有很多方法,以体物来得最为真切、厚实。但体物的成本有点高。
诚意、正心二目,海民将著博文其大意为“意不诚心不正者,做人有误,不可以接人,更不可成事长。
所以曾子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汉朝董仲舒在与汉武帝的策论中共有四要,即法天、正始、教化、更化。其中“正始”即是指作为君王首先要搞好自己的修身问题。唐太宗李世民因得良臣魏征直言劝谏,也深知“正始”之妙。
身之不修,人没做好,岂能成事。格一物,得一技。得一技,若安于此一技,日学益之,则可保终生无忧,甚善。然人皆有贪欲,常人时常不安己之所有,而贪人之所有。贪生妄念,偶有小成,便忘乎所以,肆意妄为,岂有不衰败者乎?究其中缘由,未修身也。
有些人至死也不明白,活得太冤枉,可惜了。
在企业中,主管财务系统的副总不修身,财务系统必乱;主管生产的部长不修身,生产系统必不能满足总裁的期待……如果将这些放到竞争的市场中去的话,那么结果就非常明显了,一个字“死”,今天,明天?
二、先做人后做事
这里的做事,应该是指成就一定的事业。
做人难,做事易。人都做好了,那么做起事来也就容易了。因为事都是人做的嘛。听起来有一定道理。
做人易,做事难。
之所以先做人而后做事,可能是因为做事真的不容易,就做企业而言,产供销人财物,现在又兴什么通路呀、渠道呀、盈利模式呀,呵呵,有点晕。
而相比之下,要做人却比较容易。做人嘛,想通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呆着,足不出户,可知天道。更何况当今E时代,一网在手,游遍名山大川,鼠标一点,古今中外的智慧,尺情汲取。
做事,就不是这样了。我们得去与不同的人进行接触,沟通,了解,共事,交易等,在事业内部还要让彼此不同的人之间友好相处,友好相处还不仅仅是要做好好先生,还要能有创造性,有创造性还得要求控制成本,呵呵,确实比做人难得多啊。
综上,海民认为做人与做事,其实都易,又都难。但如果人做不好,想成事,那是难于上青天,偶有成,必不久。故事与人相较,人为本,事为末。贤良忠义者,是不会本末倒置的。这种例子,身边有不少,想来令人感慨。舍本逐末,唯事唯利是图者,多矣。
三、修身到会做人了,才可以做团队,有了团队,才可以有“天下”
黄石公有云:“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则难从,顺则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其大意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一定会遭到反抗,严以律己并以此感化别人呢,则比较顺畅。有抵抗则有令难行,有禁不止,而顺畅呢?那政令就比较容易得到推行,从而井然有序啦。
说的也是为人“头”者,必先正诸己,而后求诸于人,求诸人顺者,方可成事,成就一番事业。
谈到修身,海民谏议,以孝为本,有心者,可试行之。为此,今特加一PPT文件(带音乐-另附)名为《母子情深-孝-修身之本》,供有缘者品鉴。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