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式员工”在企业里的角色是激活因素,即激活员工队伍。
看来如来佛主也懂企业管理,齐天大圣孙悟空先生曾经被他发挥过“鲶鱼”的作用。这绝非空穴来风,因为如来封孙悟空当过弼马瘟,而弼马瘟正是中国式的鲶鱼。
弼马瘟在《西游记》中是一个戏说的官衔,在民间却有其生活原型。原来,古时的农人在驯养家畜时,家畜常常患病发瘟。农人经过观察发现,家畜在圈槽间常常卧着不动,不仅容易使身下滋生病虫,而且其自身不运动也使得抵抗力减弱,所以容易被传染疾病。于是农人们便在圈槽间拴一个猴子。猴子天性好动,上窜下跳,抓耳搔腮,弄得鸡犬不宁,家畜坐卧难安,有的只能站着睡觉,马更是如此。如此一来,马们感染病毒的机会就大大减少,很少发瘟了,这对于拥有千里马的人来说是个好事,于是就请农家的读书人给圈槽里的猴子起了个雅号,叫弼马瘟,取其防止马瘟之意也。现在的市场经济讲竞争,经济学家引进了一个用鲶鱼驱赶沙丁鱼的故事,那作用其实就是弼马瘟干得活。孙悟空先生既然当过弼马瘟,也就是做过“鲶鱼”式的员工。水煮西游的人说孙悟空不是个好员工,恐怕是冤枉了他。
弼(避)马瘟防止沙丁鱼死亡,两者虽然都需要发挥一种激活作用,却有以下的区别:首先是激活者与被激活者的大小比例不同,鲶鱼比沙丁鱼要大,而弼马瘟与马则相反,弼马瘟式的员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群体接受,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表带供货商!受。其次,激活的方式不一样,鲶鱼使用的方法是驱赶,沙丁鱼不能不在意;而弼马瘟使用的方法则是一种瞎搅和,烦不烦在你的心境。于是就产生了第三个区别,被激励者的感觉不一样,在鲶鱼面前,沙丁鱼感到的是一种充满敌意的生存威胁;而弼马瘟的存在,多少还有一种并无恶意的戏谑之感。两相比较,在同样达到激活目的情况下,弼马瘟兼具亲和力一些,其恶作剧还有几分可爱,更富有中国特色。除鲶鱼之外,弼马瘟与马蝇的作用也接近,马蝇不时地叮咬马匹,马被其叮咬后,疼痒难忍,便设法将其甩掉。结果被叮咬的马不仅没有血尽身亡,反而由于不停运动,生命力更加旺盛。但是弼马温比马蝇安全可靠,不会像有些马蝇那样会传染
人们把鲶鱼的故事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虽然有望鲶鱼发挥激活作用,却容易产生新的矛盾。要在员工中分出谁是沙丁鱼式谁是鲶鱼式,大家相互提防,常常叫人很尴尬。为了激活整体,也不是要充満血腥的杀气,人人自危。而弼马瘟的出现却有戏剧性,大家也不会太在意,因为弼马瘟与被激活对象之间,恰是一种巧妙的组合。将其中的道理用在企业员工中,员工之间的差异正好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就可以相互被激活。就性格来说,员工群体中有一两个“活宝”多是好事。也就是说,具有亲和力的激励措施其实是一种差异化的搭配,员工之间性别、专业、受教育程度、生活背景等的差异性,以及在工作中发生的不同意见,都可以被用来发生“鲇鱼”的功用。正如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所说的那样,“想法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多余的。”其潜台词是:正因为两人的意见并不相同,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公司才得以减少犯错的风险。但是公司老板如果压制不同意见,当然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再有鲶鱼式员工存在就更为可怕。
鲶鱼式的员工虽然有用处,但是有时候为公司所带来的问题,可能远大于他为公司所解决的问题。用弼马瘟代替鲶鱼不必有这样的后顾之忧,因为这种激活不是针对个体,并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员工之间虽然志趣不同,各取所需,却同时活跃了整体气氛,其实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例如,老员工主要考虑的是稳定,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对发展前途、薪酬福利等有更强烈的要求,这就触发了整个公司的薪酬福利体系改革。老员工一般下班后就回家,而年轻人则对文化、体育等活动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顺应这种需求,公司的大型文体中心也建起来了……对于被激活者来说,既不会让他感到十分难堪,也不一定要淘汰他,但一定要活跃起来。反过来激活者也可以被进一步激活,孙悟空正是在担任弼马瘟之后感到不滿意,自封齐天大圣的。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拿鲶鱼说事时,总以为激活因素是引进的,或者以为激活的办法也是外国人发明的,似乎本土就没有这种好办法。我们这里指出孙悟空曾经当过“鲶鱼”员工,无非是想告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引进鲶鱼更好,但是也不能坐等引进,也不能一味的引进,挖掘内部潜力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本乡本土的弼马瘟照样可以用,那本事可能比鲶鱼大得多。而且类似所谓的“鲶鱼效应”理论并不是外国才有,如果仔细追究起来,孙大圣“弼马瘟效应”的发明要比它早的多,效果要好的多。我们固然不能拒绝和排斥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但也不能把原本就有的管理宝库中宝贵的遗产冷落在一边。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