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平稳高效、持续增长的预防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增进效能、削减成本,来改进客户的满意度、提高竞争力
系统思考、过程梳理与绩效改进,这正是实施品质战略核心执行路线,也是中国企业绩效提升的最佳跨越模式。 本课程的焦点是: 首先帮助你评估自己公司的能力平台和组织文化,进而发现隐藏在习惯和成功背后的“隐形工厂”,其次帮助你设计和剪裁自己的价值驱动的改进过程,最终获得卓越的经营绩效,为客户、员工和供应商提供一种新的满意合作方式。 这是一种基于克劳士比方法(Crosby Way)的“跨越”(PASS)模式,其本质是:实用(Pragmatic)、成效(Achieving)、简单(Simplifying)、直接(Straight)。其特点是:与渐进的改进方式不同,它关注绩效的突破;与强调设备、设施等“硬件”相比,它更注重人的因素,注重习惯和文化氛围;与常规的培训不同,它更关注培训后的行动与辅导;与常规的咨询有别,它更注重改变执行中的隐形的心态和习惯;与流行的改进方法不同,它更关注结果而非活动和手段!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以提高生产/质量经理的管理思维和技能素质为目的。 通过知识讲授、案例剖析和现场软件模拟训练三个方式,帮助学员掌握“通过系统思考和过程梳理去提高运营效率”的思维和方法。
解决问题: 学习克劳士比管理方法,建立“系统思考+过程梳理”思维方法,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生产管理问题:在生产运作中,经理主管们经常遇到生产不均衡、作业流程不顺畅、库存增加、返工率高、人力增加但产能却不能相应地增加等问题;为此,Crosby将帮助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过程改进中提高运营效率。 2. 质量管理问题:质量与生产的矛盾似乎一直在困扰着企业,质量部门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质量人员是否要抓过程质量,如何让ISO 9000变得有效;质量部门应该隶属于生产部门,还是要保持独立,究竟该怎样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呢?
Crosby的方法将给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就是质量改进过程管理。
目标学员: 企业总(副)经理、生产总监、质量总监、运营总监以及高级经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您将获得: 第一, 学习克劳士比管理方法,这种知识将指导您诊断和解决质量、成本与进度的问题; 第二, 建立“系统思考”的模式,完整地理解企业价值链与生产供应链过程; 第三, 掌握“过程梳理与优化”的技巧,从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入手; 第四, 最后,通过网络实战模拟训练,让你真正熟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细节,从而提供企业运营效率。
课程大纲: 本课程围绕解决问题、提高技能的目的,按照“知识——思维——方法——训练”四个发展阶段,培养生产/质量经理掌握世界最前沿的管理思维和知识,从而提升领导和管理生产工作和团队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模块:克劳士比方法与零缺陷模式! 1. 克劳士比的管理哲学 2. “可信赖的组织” 3. 发现“隐形工厂” 4. 克劳士比方法:原则、机制和工具 5. 你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什么会失败? 6. 掌握工作质量零缺陷的管理模式 7. 实施FastFactory(高效平稳工厂)的具体步骤 案例一:成功企业案例点评 案例二:失败企业案例剖析
第二模块:如何通过“系统思考”提高生产运营效率 彼得·圣吉发现:许多在快速成长中的杰出企业,若干年后,好景不常;其失败原因虽多,但主要是因为组织中各种活动及所需资源在整体互动关系及时间安排(尤其是前置时间如人才培育,产能扩充等所需时间)常搭配不当,甚或未曾考虑所致。而当组织活动速度加快时(无论是自己希望快速成长,或是被环境所逼必须做大幅变革),整体动态搭配与调整更加困难,以致顾此失彼,愈想解决问题却愈把问题弄糟,终致恶性循环而快速崩溃。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个别看起来都很美,但是位置如果搭配得不好,脸就不美了;部份的集合并不等于整体,属于整体的是那份搭配。 克劳士比说:完整性思考是指质量是组织的骨骼,财务是组织的营养,关系是组织的灵魂。 1. 什么是系统思考( Systems Thinking ) 焦点:了解和掌握系统思考理论 2. 用系统思考的观念重新审视你的生产流程 焦点:识别关键的生产过程 3. 计算关键绩效活动的成本 焦点:识别关键的增值过程 4. 通过行动分析建立关键绩效指标 焦点:识别关键的增值过程 5. 目标应以过程改进中的成本信息为基础 焦点:联系行动与过程,并进行案例分析 6. 最新案例:动态模拟
第三模块:如何通过“过程梳理与优化”提高生产运营效率 l. 过程梳理的原则 焦点:了解过程梳理的原则和方法 2. 过程梳理的方法和技巧 3. 生产过程容易出错的地方 焦点:通过最佳实践找到出错的源头 4. 过程梳理与再造 焦点:应用适当的工具与技术 5.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方法 焦点:克劳士比著名的“十四个步骤”实施模式 6. 案例分析: 某企业实施“零缺陷过程梳理”后明显改变案例: 1.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提高了20% 2. 质量损失降低了30% 3. 提合理化改进建议的员工比例从20%上升到80%
第四模块:“系统思考+过程梳理+工作标准≧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实战模拟 按照系统动力学的“电脑模拟语言”,通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光华软件平台,学员分组扮演角色,将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等一些看似独立和片片断断的环节整合起来,从而以了解组织运作背后的整体互动关系。最终帮助学员真正掌握——“系统思考、过程梳理与效率提高”整个过程。 品质大师戴明博士说:“系统思考的最高境界是当系统运作不理想时我们如何运用它来重新设计一个理想的系统,这就是系统的深度知识。”
课程时间:2006年4月21日—23日 课程地点:北京大学
授课老师: 杨钢先生 美国克劳士比学院高级合伙人、克劳士比中国学院、零缺陷管理中国研究院院长兼总裁、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
“零缺陷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的中国弟子、享有“中国零缺陷之父”的美誉。
北京大学生产与质量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国际名牌协会副会长、 新华社高级经济分析师、中国质量协会《品质文化》编委会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