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激励不难,难的是持续激励”。薪酬激励的价值虽不言而喻,但“欲壑难填”。如何使薪酬激励产生持续的效果,是横亘在发展中的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市场薪资变化对薪酬体系的冲击处理 如何在岗位工资带宽中确定个人工资 薪点表设计技巧 如何实现对企业员工总收入(工资+奖金等)的控制 七种常用的长效激励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基于在华为六年的亲身经历和对华为十二年的持续研究; 基于对中国40多家成长型企业的问题诊断和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与现场互动模拟,为学员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时间地点: 2008年5月9日(周五) 深圳 培训费用: ①个人课票:180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会务费、午宴等) 团购优惠: ②团队套票一:3200元(2个参会名额) ③团队套票二:3人及以上参会名额(在套票一基础上每增加1人加收1200元) 特别提示: 同一企业同时报名参加5月10日“管理者任职资格与梯队建设”研讨会,可在享受单个课题优惠的基础上额外享受八折优惠。 特别安排: 5月9日晚18:30-20:00,吴建国等HR资深专家将出席“HR世界互动晚宴”与企业嘉宾共同分享企业案例经验,探讨 HR难题。费用:100元(自助餐)。
培训对象: 企业中高级管理者、人力资源主管
课程大纲 一、全面薪酬激励 全面薪酬的基本构成——工资、奖金、长效激励、福利 案例分析:GE、IBM、华为的全面薪酬方案 全面薪酬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分析 案例分析:年薪制的误区 案例讨论:福利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二、薪酬激励的核心难题及解决方案 1、固定薪酬设计 难题之一:固定薪酬设计的六个基本步骤 案例分析: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如何应用于薪酬设计? 难题之二:内部公平与外部竞争的矛盾处理 案例分析:市场薪资变化对薪酬体系的冲击处理 难题之三:工资策略的确定 案例分析:企业到底采取领先、跟随、滞后或者混合的工资策略? 难题之四:薪点表设计技巧 模拟演练:A公司薪点表的设计 难题之五:如何在岗位工资带宽中确定个人工资? 2、浮动薪酬设计 难题之一:浮动薪酬占总收入的比例确定 案例分析:B公司奖金包的确定 难题之二:如何实现对企业员工总收入(工资+奖金等)的控制? 案例分析:华为的“虚拟利润法”及其应用 难题之三:如果将考核成绩与奖金合理对接? 模拟演练:公司奖金包——部门奖金包——个人奖金包的确定 3、长效激励设计 难题之一:长效激励模式的选择 案例:七种常用的长效激励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难题之二:中国企业现实环境中如何实现长效激励? 案例:华为等非上市公司长效激励模式分析 案例:万科、中兴等上市公司长效激励模式分析
三、参会嘉宾自由提问(平时HR工作中的疑难解答)
主讲嘉宾---吴建国 简介
《华为的世界》第一作者,1996-2002年在华为工作六年,曾任华为产品战略规划办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副总裁、策略合作总监。澳大利亚悉尼大学MBA、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美的学院、中山大学特聘教授。
深入中国电信、三一重工、玉柴机器、TCL等30余家企业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超过5000家企业的高层主管直接接受培训。包括IBM(中国)、西门子(中国)、华为技术、联想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美的集团、TCL、东软集团、金蝶软件、长城电脑、中海油、万科地产、中海地产、华侨城地产、南方航空、东方航空、联合证券等。
客户评价 “吴老师不仅理论功底扎实,对中国企业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也有非常准确的把握,他所分析的案例,在我们公司基本上都遇到过。” ——三一重工董事长 粱稳根
“技术和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吴老师和我们一起设计的任职资格体系,便于操作,对员工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很有帮助。” ——玉柴机器常务副总经理 梁和平
“吴老师对华为的理解非常具有深度,他对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分析和见解,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华为的今天有可能成为我们企业的明天。” ——威创公司董事长 何正宇
“在与吴老师的交流碰撞中,让我们逐步理清了高速成长型企业管理难题的解决途径。” ——南益地产常务副总经理 洪伟民
“如何通过持续的管理进步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吴老师所阐述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为我们公司的管理改进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中恒建设集团董事长 聂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