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地点】2009年12月10-13日 中国• 北京
【课程价格】29800元/人
【培训对象】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教学模式】经典案例 + 实战演练 + 互动教学 + 沙龙研讨 + 全程体验
【课程背景】 2009年,风雨飘摇中的中国企业正在努力从这一场无烟战争中突围出来,面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融合,2009年后的企业,如何让自己的企业长盛不衰,如何铸造自己的百年老店,连锁的大未来,正在不断召唤中国的企业家们。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融合,连锁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以连锁方式运作的商业模式正在成为主角,企业如何扩张,如何赢利复制,是所有企业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双轨模式”课程,在深刻总结中国经济特点的同时,全力为中国的企业家们描绘出一幅连锁的蓝图,让您的企业迅速成为行业霸主,实现赢利复制。 在四天三夜的学习中,逸马将与您一起探讨连锁的奥妙,分享连锁系统的实战操作秘诀!
【课程起源】 90年代中国连锁经营概念开始萌动,马瑞光先生作为香港四大财团之一的香港新世界集团高层,参与当时中国较早的连锁项目运作,之后对连锁这一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2003年,马瑞光先生和香港新世界集团部分高管在香港创立了逸马国际顾问集团。集团总裁马瑞光先生也因其在连锁专业研究、实战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称为是中国连锁第一人,逸马国际同时被评为“中国咨询业十大创新品牌”、“中国连锁咨询领导品牌”。 作为中国连锁咨询、培训第一品牌,在同联想、创维、国美、苏宁、资生堂、掌上明珠、奥康、罗莱、徽商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本土特色的实战经验,提炼出低成本扩张、赢利复制的“双轨模式”。 迄今为止,已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三万多名华人企业家学习并实践过“双轨模式”。他们在运用此模式的过程中,营业利润提升300%以上的占9.85%;营业利润提升200-300%的占18.95%;营业利润提升100-200%的占56.32%;营业利润提升50-100%的占14%。
【课程提纲】 现象模块 中国连锁业本质分析,揭示现象后的机密。 为您解决: 新竞争环境下的经营模式选择困惑; 如何把握中国连锁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连锁本质与众多成功案例的成功经验借鉴之道。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河东:制造业 1.金融海啸,经济环境恶化,企业面临生死转型 2.成长型企业成长瓶颈,制造业“昨日黄花”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河西:连锁业 1.赢利复制来源:产品、销售、品牌、价值链 2.低成本扩张武器:连锁复制 3.本质:“双轨模式”:赢利复制、低成本扩张 三、连锁制胜成功要素 1.商业连锁复制:沃尔玛、国美们疯狂复制 2.服务业连锁复制:麦当劳、如家们风光无限 3.制造业连锁复制:联想、松下们的终端连锁 案例分析:“本质是什么?”
战略模块 连锁战略的科学精密决策,确保赢在起跑线上。 为您解决: 如何科学的选择与放弃,战略制胜; 如何打造连锁的核心竞争优势; 行业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最大效率化配备难题。 一、如何从战略上取胜 1.目标客户的分析与选择 2.产品与服务的设计与权衡 3.合作资源的整合与借力 4.交易场所的定位与选择 二、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方法 1.成本领先、成就连锁霸主 2.错位竞争、打造独特核心 三、“平衡和谐”的发展战略 逸马经典咨询案例分析 现场咨询会:战略规划
模式模块 连锁模式专业设计,确立全球高度与中国特色。 为您解决: 如何设计连锁企业的赢利模式,确保赢利; 选择“一定赢、持续赢”的连锁商业模式; 设立“上通下达、灵活反应”的管控套路; 选择“即快又稳”的连锁发展模式。 一、“双盈利促进”的赢利模式设计 1.保证主营业务盈利 2.设计其他业务盈利 3.控制供应链盈利 4.放大衍生盈利 案例分析:国美、百丽的双盈利促进模式 二、16种连锁商业模式选型 案例分析:沃尔玛、联想的商业模式 三、“低成本”扩张的管控模式 案例分析:联想、创维的管控链 四、“即快又稳”的扩张模式 1.自营连锁 2.特许加盟 3.委托管理 案例分析:小肥羊、如家、格力电器扩张秘密 现场咨询会:模式选型
运营模块 实事求是运营标准化体系提炼,即复制又规范。 为您解决: 如何结合企业现状,设计可复制的标准化; 如何通过标准化,提升赢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应该标准化哪些运营内容; 如何建立特许加盟的标准化体系。 一、打造强大的总部运营系统 1.设计可进行人才复制的组织体系 2.品牌传播与危机公关标准化建设 3.规划独特的店面识别(SI)体系 4.建立科学、高效的“抢址”标准化体系 5.规范低成本、高效率的建、开店体系 6.统筹富有竞争力的物流体系 7.设置快速整合资源的特许体系 逸马经典案例曝光:总部标准化体系全解密 二、设立高效的分部运营系统 1.如何设立连锁分部 2.连锁分部的四种形式 三、构建即赢利又复制的店面运营系统 1.店面物的服务标准化体系(流程、规范、工具) 2.店面人的服务标准化体系(开心乐业团队) 3.店面商品管理标准化体系 案例分析:联想、苏宁、麦当劳的店面标准化 体验沙龙:“开心乐业的一天”
复制模块 赢利模式与团队的低成本复制,高效赢利扩张。 为您解决: 标准化跨区域复制,同时保证一致性,不走样; 建立人才队伍的培养平台,不再缺连锁人才; 建立有效的培训系统; 企业文化与运营标准的同时有效输出。 一、建设科学的培训复制组织 1.“数一数二”的培训组织架构 2.“从上到下”的培训组织设计 3. 科学的讲师队伍建设 二、设置科学的培训复制机制 1.有效的“四维”训练评估 2.规划培训考核与晋升机制 3.设计科学的岗位培训履历 三、建立声像合一的日常化训练内容 1.设计直观、形象的训练输出内容 2.训练内容的企业文化渗透 3.训练内容的简化与精化 四、设计科学的训练方式 1.持续不断的日常化渗透 2.合理的训练、工作、总结 3.真正实效化得训练方式 案例分析:阿迪达斯、创维、资生堂 情景剧:“总裁当店员”
执行模块 模式执行要监督,让所有工作都有章可循 为您解决: 如何确保标准化的持续、快乐执行; 保证参差不齐加盟网络的标准执行; 标准化赢利体系的持续改善与升级。 一、设计改善创新的管控督导组织 1.“内外结合”的督导组织架构 2.科学的督导队伍建设 二、科学的督导流程、工具、方法 1.科学有效的督导流程 2.16个督导专业工具 三、设置有效的督导机制 1.督导评估与考核 2.标准改善与创新 现场咨询会:“连锁霸业拦路虎” 终极PK:“我的双轨模式”
【主讲导师】马瑞光 逸马国际顾问集团总裁 中国连锁经营实战领军人物 原香港新世界集团高层 中国商业联合会资深专家 中国连锁经营研究院院长 中国连锁经营商学院院长 【客户见证】 马老师授课技巧专业性强,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较好的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能动性。另外,其所授课程具有实战性,能够给人以深刻启发,其中贯穿的管理技巧和管理方法拥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激励的方式也同样拥有移植的效用。 ——苏宁电器
PC市场客户分成两大类,用现在联想集团惯用的说法,一类叫做关系型客户,一类叫做交易型客户,关系型客户指什么呢?就是指企业政府类型商用客户中的大客户。他跟你做业务你必须要直接为他服务,根据他的要求来设计机器,设计交易方式,来设计价格。而交易型的客户是什么样子呢?主要指的是我们的代理商和我们自己的专卖店,通过渠道向更多的消费类的客户个人家庭,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去做更多的销售。 ——联想集团创始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柳传志
中国的民族企业经过近20年的市场打拼,有很多的技术,尤其是应用技术的开发,跟国际大公司和跨国公司相比实际上已更具优势。中国的平板市场具备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渠道模式上,外资品牌不适合大规模的作战方式,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渠道在全国铺开,外资品牌在国内三、四线市场上要建立优势还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如果国产品牌在渠道上进行精耕细作,国产品牌在产品上是完全可以对外资品牌实现超越的。 ——创维集团 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张学斌
当前,我们以事业部为经营主体开展营销工作,甚至有的经营单位以产品类型来开展营销工作,营销主体过多,各产品内耗严重,造成了资源投入的分散,这一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市场了。这种营销模式没有办法与经销商、专卖店形成合理良好的对接。 ——美的集团 董事局主席 何享健
对连锁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的实用性及对连锁的深刻认识是国内连锁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本次课程提出的流程概念将让连锁业的经营管理者找到连锁企业管理的金钥匙。马老师在培训、咨询的工作过程中对许多企业的深入研究成为了本次课程核心内容的重要来源。我坚信本课对连锁企业人士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成都明珠(集团)有限公司 总裁 王建斌
【媒体采访】—— 120多家媒体对马瑞光老师进行采访 《信息时报》 逸马国际顾问集团总裁马瑞光先生就“沃尔玛本月起全面整合好又多”接受记者专访 《21世纪经济报道》 逸马国际顾问集团总裁马瑞光先生就“物美蓄势”接受记者专访 《时代周报》 逸马国际顾问集团总裁马瑞光先生就“物美商业 熊市增长术”接受记者专访 《经济观察报》 逸马顾问韩买红老师就“沃尔玛自有品牌加码 供应链竞争法则微变”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 《华夏时报》 马瑞光先生针对“雅戈尔回归主业试水女装 新战略调整方案3月份出炉”接受《华夏时报》专访 《南华早报》 逸马国际顾问集团总裁马瑞光先生针对“百安居大陆撤店”接受《南华早报》记者专访 《中国消费者报》 连锁经营专家马瑞光先生就“连锁企业如何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 《第一财经日报》 逸马国际顾问集团总裁马瑞光先生针对家电企业萌生“商业化冲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 《赢周刊》 马瑞光老师就“家乐福和沃尔玛的这两种方式对供应商的影响”问题接受《赢周刊》记者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