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块 一 |
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与企业生命周期 |
《易经》思维
与管理哲学 |
中国的企业管理强调人的重要性, 团队讲究志同道合, 领导与控制讲究合理化,而这种管理哲学均来自世界四大经书之首的《易经》。《易经》作为一门科学,已成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和商家的必修之术,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宝典,并融入到中国企业的管理之中。 |
“天人合一”思想与企业的生命周期 |
道家认为,宇宙的本原是不存在意志倾向的自然而然,所以道是无为的,但却能产生无不为的效应。天道无为,无为则无欲,故天道长久;人心有为,故多欲,因而人生短暂。企业就象自然界的四季一样,有创业、成长、成熟和衰退,人心合天心,事业才能长久。 |
“以人为主,因道而合”的管理理念 |
西方企业管理主张以“事”为核心,通过工作分析,设定工作岗位,定岗定责,“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中国的企业形式上做工作分析,但组合人员时,下意识地采用“量身定做”的方式,从而构成了“因人设岗” 的特色。 |
模 块 二 |
|
“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略思想 |
美国作家潘威廉在《企业兵法教程-战略分析、设计与实施》中指出,凡事要取得成功,不论是商业、体育或是战争,战略乃是关键之所在。企业战略如同兵法制定和实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是企业定位和发展的关键。 |
“边做边干”的
计划管理 |
当一个企业确定了战略发展方向之后,计划就成为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现代企业管理强调计划的程序化管理,同时又保证计划的可操作性。而中国的企业通常采用“边做边干”的管理方法,而且不断地调整和修改计划,因而有了“计划一年,一年计划”之说。 |
中国人“化解”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
在现代管理中,“问题”是理想状况和现实条件之间的差异,而“解决”则是在多种选择方案中做出决断。中国人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路,用“化解”代替“解决”,用太极拳的“推、拖、拉”的方式进行化解。 |
模 块 三 |
宗族制度与树状组织精神 |
宗族制度与“因人设事”的组织原则 |
宗族制度由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宗族制度的本质就是家庭制度的政治化。在中国,任何一种组织中不免带有宗法制度的烙印。华人企业是家族企业为主,它既有特定的优势,但同时也有不可回避的劣势。 |
中国人的“人心”逻辑与组织行为特征 |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组织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心理有别于其它民族。如与人交往要分“生人”与 “熟人”;“内外有别”等。针对国人行为特征的组织化程度,以加强组织创造能力为目标,以国人文化和心理特征为基础,采取“克、顺、导、教、规”的管理方法。 |
以人伦关系为基础的团队合作精神 |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伦关系为基本,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贤臣忠,追求群体互助,而不同于西方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中国文化突出人本主义精神,提倡人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各个阶层的人要安分守已,恪守礼制。 |
模 块 四 |
“中庸”与“无为”的领导艺术 |
“王道”管理风格 |
孟子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政治,一种是王道政治,一种是霸道政治。“王道”就是以德服人,使天下人都心悦诚服地归服。而霸道采用武力的方式,但却不会使人心服。在中国的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被用来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使用。 |
“面子”与“做人” |
沟通是信息从发送人传递到接收人的过程,其功能在于传达思想,交流感情。由于文化的不同,因此,双方在心态和情感上会有所不同。中国人习惯上“爱面子”,希望保留做人的尊严。因此,含蓄式的沟通更适合中国人的特性。而且,依沟通的对象,“内外有别”。 |
“先求忠再求能力”
的激励制度 |
激励是一个人追逐目标的过程,反映了一种个人状态,个人激励影响了起始状态、方向、强度和持久力。满足需要或设定目标可以实现激励,但中国人的需要高且多变,因此,应更多地采取自我激励的方式,首先从道德价值入手,先求忠,后求能力。 |
模 块 五 |
“未雨绸缪”的管理控制文化 |
“正名”与中国式控制 |
在企业中,控制可以使员工的行为与公司的目标相一致。如果没有了控制功能,管理者就不知道员工是否能够正确地工作。在检查工作的时候,常常会碰到“此事系某人所为”或“这件事就是冲着我来的”,因此,中国人更多地喜欢“反求诸已”,因为“君子不器”。 |
“先圆满,后是非”
的考核原则 |
控制有助于激励员工。在企业的控制系统中,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得到认同和奖励,控制和精确的测量可以给员工一个能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控制,首先要肯定成绩,其次才是“检讨”。而且为了顾全“面子”,除了“是非分明”外,还需要“是非难明”的处理方式。 |
管理无效的执行者 |
对于管理者来说,管理那些 绩效不能让人满意的员工是最头疼的一件事。这些人多半是“品行差,能力强”的人,或者是可以达到绩效标准,但却要耗费管理者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提高个体道德精神境界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进而改变其行为。 |
模 块 六 |
《论语》与企业家自身修养 |
“修已安人”的
人生使命 |
曾仕强先生说,管理是一种历程,起点是修已,终点是安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把自己修治好,再通过做人做事的具体活动,来促进大家的安宁。发展事业,本身没有什么目的,主要是能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使命。 |
儒家与道家的
人生境界观 |
境界说是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境界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天地、世界或宇宙。儒家追求和道德宇宙,道家追求的艺术天地,佛家追求的宗教境界。从等级上划分,一个人的境界可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
“无为而治”的
快乐生活 |
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永恒,是因为它们无私。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处处谦虚退让,结果反而得到大家的爱戴。事事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受益。世人名利得失之心太重,因而痛苦。最少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 |
清华总裁俱乐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系列沙龙(1-6) |
沙龙之一:中国画与中国书法
沙龙之二:中医平衡思想与中国式管理
沙龙之三:中国烹饪文化与酒文化
沙龙之四:大国崛起与国人的大国意识回归
沙龙之五: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问题
沙龙之六:中国南北文化差异与团队建设 |
|
案
例
与
考
察
活
动
|
蒙牛公司的“兴农”愿景文化
华为、海尔、TCL的“跨国经营”模式
长江实业、浙江均瑶集团等知名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制度
广州“三多轩”字画鉴赏与名家画廊
浙江温州商会实地考察
广东番禺企业家联合会实地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