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史贤龙
总算有一本阐述与快速做大、赢家通吃的大而强法则相反的现象的著作,这是另一种真实。意味着做企业,并非只有一条路、一个模式、一个位子,在各行各业都有做成小巨人的机会。
作者考察了14个行业的14家“小巨人”(Small Giant)企业,总结他们的共同气质(或规律),如:小巨人企业的创始人和所有者清醒地意识到行业内一系列可供选择的企业类型,也就是说,小巨人企业一定是对行业本质、结构等有独特见解的经营者。
又如,小巨人企业同其所在城镇及社区拥有非比寻常的亲密关系,企业与员工、供应商之间有人性化的互动,员工感受到全身心的关注,企业主给予员工尊重、尊严、坦诚、公正、友善以及宽容等,这个特质让人想起中国的海底捞、胖东来。
再如,小巨人的创始人在企业经营的某个特别时刻,突然意识到以前从未有人告诉他的东西,如高产业集中度代表的美国式啤酒行业,锚牌(Anchor,中文品牌“力加”)啤酒创始人的灵光时刻:他的公司没有必要无限壮大下去,变成没有人情味儿的公司。他可以做出自由选择。
需要指出,小巨人与中国流行的“隐形冠军”是两个概念。非常小器的指甲钳大王、吸管大王、打火机大王之类,都是工业化的产物,与小巨人的价值主张及路径并不相同。
博纳睿成最近在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帮助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实现有价值销量增长的路数,与此书的信念相通:小巨人规模虽小,却有伟大的灵魂。
我一直有这个信念:中国地域-文化的大、广、深、杂特点,决定了小而美的企业有天然保护伞。
或者书中一位小巨人企业家所说:较之拥有一家营业额一亿元却不赚钱的企业,拥有一家利润丰厚、营业额1000万美元的企业岂不更好?
小巨人的灵魂是什么?
当然不是故意做小,而是对品质的追求永远优先于增长的欲望,寻求的是在品质与顾客满意的前提下的适度的、有价值的增长。最重要的是,小巨人企业以适度的规模为终点,并拥有不惧怕大品牌挤压的核心竞争力,如案例中的Anchor啤酒。
此书出版于2005年,今天才首次引入国内,显然与当下时代某种未被明言的需求是有呼应的。
《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评价到:保·柏林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真理:做大并不等同于卓越,卓越并不等同于做大。
《紫牛》作者赛斯·高汀则说得更明白:保持小规模经营是做大企业的新型方式。如果这听起来让你觉得离经叛道,那么你就需要看看这本书了!
还是营销人的观点深得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