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刘雅依
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遭遇EF4级龙卷风后,心融集团旗下德瑞姆心理学院专家团队立即赶赴灾区,为盐城市阜宁县的心理救援工作提供支持与帮助,在对阜宁当地自发组织的心里救援队进行交流及培训后,德瑞姆的专家老师也总结出了一套重大灾害事件后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方法。
图:深夜德瑞姆专家们仍在工作中
心理救援与专业的心理咨询不同,它是在重大灾难出现后,帮助受灾群众从灾难事件中恢复过来,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是一种支持性的帮助。需要参加心理援助的咨询师能了解当地的情况,最好自身受过系统培训的人才能更好的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Part1 一般来说,灾后的短时间内幸存者会表现出几方面的创伤反应:
1、生理层面:常会失眠、夜惊、疲劳、口感、消化功能紊乱,窒息感等症状
2、心理层面:神情恍惚,精神持续紧张处于戒备状态,陷入沉默或变得冲动,或因家人罹难而自我责备、一蹶不振甚至想到自杀等
3、情绪层面:恐惧、无助、悲伤、内疚、愤怒、强迫性重复创伤回忆、思念至亲、容易受惊
图:德瑞姆专家团正在搭建驻地帐篷
Part2 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灾害发生后,没有经验的志愿者往往会“好心办坏事”对灾民造成二次创伤,以下例子是你在没了解清楚灾民状况时
千万不能做的回应:
我了解你现在的感受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你很幸运,你还有孩子、家人等等
他(灾民所关心的人)在离开时并没有太多痛苦
他现在到了一个更好的地方
你会走出来的
否极泰来,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不该有这种感觉
你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你要坚强
这些话,会拉开救助者与灾民的距离,甚至不被接受。
在努力理解和感受灾民的基础上,你可以作以下回应: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你现在已经安全了(在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状态下)
你的反映是正常的,我们遇到不寻常事件时都会出现
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心情都一样很复杂
你现在不需要去克制自己的情绪,可以尽情表达出来
Part3 来了解为什么这些做法是正确的?
受灾害波及的灾民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一、应激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灾后很短的一段时间,一般在几天至一周左右。
此时灾民首要面临的是各种财物损失和身体创伤的影响,身心正处在抵抗突发事件的状态中。所以有些灾民虽然在灾害中失去亲人,但此时表现得充满正能量,全身心投入灾后的救助。
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心里救援能够给予的心理关怀十分有限。这时我们首先能做的是有序且冷静地将灾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或亲属家中,逐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安全感,解决当前需要的吃穿住。
二、灾后阶段
一般在受灾之后几周至几个月。
经过高度紧张的应激之后,这一阶段是心理救援的重要时期,应该格外重视这个阶段心理救援的方式。在与灾民交谈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小心措辞:不要提供不实信息或妄作承诺,不要否定对方的忧虑;
●无言的陪伴:仅仅陪伴在身边就是一种力量,如果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比较恰当,就什么都不要说;
●一杯温水:热水的温度能表达最直接的关怀;
●一张纸巾:在哭泣的时候送上纸巾,让他尽情哭泣;
●身体接触:如果得到了足够的信任,可以给予一些身体上的触碰,如拥抱等。
当灾民逐渐恢复了安全感并对救援者建立起了信任,愿意开口诉说灾难的痛苦时,此时救援者就认真倾听。即使只是默默倾听,也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所以救援的倾听者应当注意:
●要真诚、敏感地捕捉灾民想要表达的情绪,如和孩子交谈时确保视线持平;
●及时予以情感反馈,如说一些肯定的语气词,或点头等;
●不要强迫灾民表达,也无需说得太多;
●不要与人分享灾民的经历,也不要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指责批评;
●耐心地询问灾民的需求,帮助他们和亲人朋友取得联系;
●鼓励灾民建立起规律的生活,适当参与社会活动等。
发挥社会支持的力量,社会支持的力量对个人而言无穷大。心理救援的意义在于传达情感的温度,并为灾民搭建起社会联系,让他们确信处境已经安全,并在被关爱包围的环境下重建起对生活的信念。
三、恢复和重建阶段
也会有一些灾民一直无法从灾难中走出来,出现延迟的创伤反应,一般灾难的影响会在他们身上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一类的灾民表现常为:
●刻意回避与当时有关的事物;
●表现出情感上的麻木;
●在睡梦中反复回到当时的情景等。
这些表现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功能、人际关系,使他们更加无法回到正常生活中。但在心理救援初期往往会受限于与灾民的交流、观察时间而影响心里救援人员的救助效果。
图:部分灾民依旧留守在受损的家园
心理重建的任务是往往是长期的,需要周围朋友家属和社会各界持久的关怀,因此在从事灾后心里救援工作时,我们建议:
Part4 建议联合灾区当地心理救援队,如为个人可加入当地组织
第一,当地人员有利于对灾民进行长期的关怀和支持。灾后心理重建是一项长远的任务,甚至远超房屋的重建,与灾民长期稳定的联系对灾民的心理重建非常有益;
第二,语言便利。部分受灾地区方言运用广泛,普通话普及较少,外地救援人员难以与灾民交流,当地人员更能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以阜宁为例,当地人操苏北口音,许多都不会普通话)
第三,当地人员更易和灾民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同外来的救援人员相比,当地人员更容易带给灾民安全感。因此当地的救援人员可作为外来支援和灾民的纽带,更好推进救援进展;
第四,便于灾民心理情况跟踪。当地救助人员距离灾民较近,能够及时收集、分析灾民的恢复状态,若出现精神上的危机,能够及时出面干预。
Part5 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协助
心理救援并非专业咨询,受限于救援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如遇到以下情况,请及时劝导灾民接受更专业的心理治疗: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及时将所了解的情况向当地政府机构汇报并跟踪。
●精神恍惚,甚至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高度紧张,茶饭不思,体力耗竭;
●闪回情况严重,甚至无法出门,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深陷于自责,反复提及自杀的念头等。
Part6 心里救援人员的自我保护
在突发灾害事件的现场,救援人员往往会亲眼目睹死亡、毁灭……这一系列场景会对参与心理援助的咨询师心灵上产生很大的冲击,心理咨询师也会因此受到波及,对自身来说也是会有很大影响的,因此心理援助不光指向的是受灾的灾民还应包括参与其中的心理咨询师和参与救援的志愿者以及部队官兵。
督导小组:参与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也需要组成一个督导小组,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力量,尤其当自己感到情绪非常低落还有睡眠出现问题时,需要暂时停止参与心理援助工作,等恢复之后再参与,并及时寻找督导的帮助和团队力量的支持。
定期总结:每天在工作结束之后,团队需要组织一起谈论各自的工作进展和自身的感受,及时觉察自己情绪反应;及时放下和舒缓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情绪参与心理援助。如若不然,不但帮不到需要帮助的人,反而对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要避免替代性创伤的发生。
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记住,我们也是普通人,在灾难面前我们也会害怕和恐惧,面对困境同样也会无奈和不知所措,灾难心理援助只是暂时的工作,还是会回到现实生活中,所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让自己从中脱离出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来。
(部分资料来自台湾和香港的心里救援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