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东
溪流汇成小河,小河汇成大江,大江汇入大海,这是支流汇入主流的自然规律。我们如果把赚钱比喻成引流的话,那企业经营就是在开渠,开的渠越多,引流的水则越多,企业收益自然就增多,这就是小河理论。
由于互联网的载体容量异常大,而且连通性非常强,所以互联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量变经济,是化学经济。在一个行业,互联网往往可以通过资源的无限积累和信息的无限连接,形成独大通吃效应,并能通过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经济,是大数据经济,更是大体量经济,是霸王经济。
智者说,有舍才有得,在互联网的大体量经济环境中,这种道理尤其深刻。因为互联网经济为了追逐资本市场,通常是先付出,后收益,甚至是付出之后不求收益。赔钱赚吆喝、送了面包还加杯牛奶的竞争现象就比较普遍。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又要花钱,还要耗时间,这样才有可能求得立足之地。高压下,互联网经济的竞争,最终就是比耐力,谁能持续运行下去,谁才有可能赢得最后的主动权。
小钱看不起,大钱赚不到,这是传统经济处于互联网经济下的尴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的核心思考“如何干才能活下去?”,这是真正命中了互联网经济的要害:先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要先活下去,除了拼命吸资,神仙来了也只有一个答案“开源节流”。
开源最主要是增加收入,在前有猛虎、中有劲敌、后有追兵的夹缝生存空间里,开源更主要是找“水源”,在反腐的擂鼓中,高大上的项目都容易被架空。找“水源”最关键就是要 “降高”,要适度设低业务门槛,争取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样“地势低洼”,流进来的水自然就多。其次,就是要多开“水源”,要积极外援合作,通过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更多人成为自己的业务伙伴,同时也可以积极成为其他关联产品和服务的业务伙伴,这样的好处是,更多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经纪人,自己也可以是更多人的经纪人,这样就拓宽了销售渠道,尽管分配的利润薄了,但水源多了,蓄水就多了。
花钱始终是一个负担,要想赚钱,首先要学会控制成本。节流,就是要合理控制开支,在人力、物力等成本不断攀升的环境下,不要轻易铺大摊子,要善于利用时间的积累去换发展,要善于用合作去换资源,尽可能多引水,尽可能少放水,这样才有更多的“水”滋养企业。
从期望赚快钱,变成赚慢钱,先培育再收益。从期望自己赚钱,变成大家合力赚钱,先互利再私利。从期望赚大钱,变成多赚小钱,先蓄势再发力。这就是小河理论的真正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