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毛大庆
文章导读:2016年6月23日,主办方中信出版社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友会,以及真格基金举办了主题为“第四次创业浪潮:全面创新引领的创业时代”的演讲。毛大庆在演讲中说到,我们的年轻人,应当有创业者这样生生不息的灵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商业的不断探索。本文由价值中国速记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正文:今天来这里很巧,差一点没赶上,我正好从以色列飞回来,还沾着以色列创业创新的仙气呢。我看了19个机构孵化器,还有企业等等有很多有意思的展览,其中有一个墙叫做以色列的世界发现,上面是以色列的科技项目,包括犹太人从以前到现在的,他们引以为豪。
创业创新全世界都在做 第一个独角兽是爱迪生的
我说个故事,徐小平在美国东部看美国华人创业碰到爱迪生的第四代孙子,在做企业研究,不像爱迪生是科学界的,问他中国这么多人创业,你怎么看,他们说他们很关注,中国政府的力量在推动创业创新,但也不是只有中国政府这么做,全世界都在这么做,中国政府这么做事做出了符合世界趋势的决策。
创业者根本性改变了世界。许多创业着都希望以独角兽为目标,第一个人是谁?爱迪生电器公司在1870年左右成立,是第一批工业独角兽,他们的创业创造改变了后面100年的世界发展趋势,1821年法拉第电磁波发现出现以后一堆围绕电的独角兽,惠普,西门子等,今天的介质就是互联网。
创业这样的时期不是中国独有的,当前日本也在推动,2015年一个创新榜单前100名,中国大陆一个没有,40个在日本。台湾有一个。无论是韩国新加坡法国都有创业者涌现,我去看巴黎的创业空间额令人兴奋,以色列国家很有意思,创业者不一定年轻,中年人更老的,三次四次五次都有,就像家常便饭,不停做产品,卖了产品再做新的。
把握中国最后的人口红利 搞房地产不如科技创新
之前我参加了一个研究有关中国未来二十年人口结构变化,我是学人口学的,2014年的会议,两个主题一个是说尽快废除计划生育,第二个是珍视创业人口,把能释放出来。我们的人口走势不容乐观,90后人口比80少了44.3%, 00后比90后少了33.6%,15岁-25岁的人口衰减十分严重,两会说要珍惜当前9亿劳动力,大概最近十年是最后的人口红利,两次人口叠加都在劳动人口里面,以后十年将都会逐步划出劳动力人口。
中国创业创新不是一个独特的,但也是一个关乎中国未来命运的问题。他们能不能创新创业,也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2033年人口抚养比将越过1:1,这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可能是7亿人养7亿人。有50个国家经历过这件事,都对创新有很大影响,我们的邻居日本,这个国家是人口过亿,于1992年国家越过抚养比1:1 ,65%的经济贡献来自科技能力转换。全世界还没有那一个国家面临这个问题,7亿人对7亿人,2033年那时候我已经60多了,那时候国家谁来养我们,是85后,我认为继续搞房地产是没希望的,除非投入到科技创新里面。
创业者具有生生不息的灵魂 邓稼先是真正的创业者
第四次创业浪潮,不是中国能够独善其身的问题,也不是自己能够关着门研究的问题,是全世界给中国出的一道命题,也是中国必须给自己回答的一道严峻的题目。
所有的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商业文明的共同的探索,辜鸿铭有一本书,叫《中国人的精神》,里面有一段话,很适合对今天的创业家们来讲,“中国人真正的精神,是一批有成年人的智商,和丰富的情怀,以及拥有着希望改造世界的力量的这样一批人。”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行商们的商业活动,是最早的创业记载,公元前4000年到现在6000年,创业者有着共同点特点: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商业的不断探索。有一句话叫做说,中国创业的精神是成年人的智商,丰富的情怀,和希望改造世界的力量的一批人。我们年轻应当具有这样一个思想,生生不息的灵魂。
我这一生最崇拜和当偶像的一个人,是住在我楼下的一个老邻居,这个人是我人生的榜样,他住在我楼下,我一共大概跟他见过十几次面。这个人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叫邓稼先。
他从美国留学回来,在中科院干了八年,1958年国家跟他谈话,说政府想做一颗大炮仗,请你来领头,因为中国当时找到唯一的一个懂核物理的人只有他。从那天开始的之后的30年,他只跟他的妻子在他死以前,见过两次面。
1959年6月份,苏联人全部从中国撤走所有的技术,包括给中国承诺的参与核武器研究的种种信息。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代码叫596,就是纪念1959年6月份苏联从中国全部撤走技术的这个时间。1960中央决定由邓稼先带着28名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组建了一个保密的队伍,就是今天的中国的核工业九院和九所的前身。28名来自于清华的年轻的本科生,和邓稼先一起从在北三环北太平庄的一块玉米地里,28个小孩跟他一起搬砖头、做土坯、盖房子,建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研究所,就是九所。
从这个地方开始,邓稼先用三本他从美国带回来的本科教科书,教育这帮年轻的本科生怎么做核武器。三年半的时间,冷实验完成、组装完成。1964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整个过程里,邓稼先四次在爆炸现场用不戴手套的手去捡了爆炸的碎片。
后来我到医院去问他,我说你捡的时候想到什么?他说,“我知道,我捡的时候,我已经跟生命说了一声再见。”
我说:“你干吗要去捡?”
他说:“没有任何措施和设备,我只有去捡,不捡,怎么取那些样呢?”
每一次在实验室里边的工人,戴的当时所谓最好的防护设备,切那些放射性最大的元素的时候,邓稼先永远站在他们边上。“因为我站在你们边上,所以我心安理得一点。你们戴着防护设备,我还没有防护设备,我永远跟你们在一块。”
这是真正的创业家。1958年8月份,他跟他的妻子说(他的小孩当时才三岁):“跟你可能永远见不到了。”妻子说,“你给我个地方,我给你写信。”他说,“没有地方写信。”直到1970年杨振宁回到国内,跟周恩来说,我要见一下我的同学邓稼先。这是1958年之后,邓稼先第一次回到家,跟他妻子见面,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跟杨振宁见完之后,又一次返回基地。再见到他的时候,就是全身的癌细胞,头发能测到的放射性当量是普通人能承受的200倍。
第四次浪潮不是一个时髦的事情,而是中国必须解答的大的课题。如果这一批跳进浪潮里的人跳得好,真正能够带来创新引领发挥的作用的话,中国在未来30年,能扭转越来越多的趋势。
我谈这个话题没有那么浪漫,也没有那么诗情画意。我是深深的忧虑和紧张,希望这次浪潮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能够让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未来能够有更强大的话语权,我们也能够像以色列人那样,说我们的创新能改变全人类。这是关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