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一般认为是创造价值。怎么创造价值呢?多数企业认为,创造产品是创造价值的最好形式。也有的认为,创造出好的企业家,是创造价值的更高形式。因为创造出有价值的人,比制造出物品,更富于价值。事实上,海尔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现在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企业可以创造创客,也就是创造一群企业家。
张瑞敏在《中外管理》杂志上发表的“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文章中说:“我认为:每个企业CEO的成功,不在于企业为社会制造了多少产品,而是制造了多少‘CEO’,是否打造了一个让每位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让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平台!”
海尔人区分卓越与引领的区别:“‘卓越’更侧重于企业家个人的优秀;而‘引领’却是带领每一位创客都能成为卓越的创业家。”
我们把这概括为企业创造企业家的原则。这里的企业家特指员工、创客、小微主。
海尔模式把企业的使命归结为创造创客,创造企业家。企业不仅可以创造价值,而且可以创造企业家。意思是,不仅可以把企业家变为创造、创新之人,而且可以把普通的员工,变成具有企业家本质的人。管理学不仅象小乘那样,能渡少数精英,而且可以象大乘那样,普渡众生。这是有史以来,管理学对人性的最深入的洞察与发挥。
这一原则,体现在管理的始终。
在管理的领导环节,或者说动力环节,管理3.0认为,企业的使命是创造企业家,即把员工变为特定意义上的创造价值的人。这决定了管理3.0对个体行为基础的理解,不同于管理1.0、2.0。张瑞敏在接受《中外管理》杂志采访时说:“如果让每个人直接面对市场,也就是每一个人都象老板一样,都像经营者,自己来经营他自己,来发挥他最大的创造力。我们称这个为SBU,即经营自己、经营市场。”此后,SBU又发展成创客、小微主。
海尔模式领导理论研究人的行为的出发点,不是利用员工,而是创造企业家。特指把员工创造为具有企业家(CEO)能力的创客(小微主),是要把员工的企业家潜力发挥出来。管理3.0的重点不是由领导来领导员工,而是由用户来“领导”员工,而由企业领导为这种“领导”关系提供服务,这个过程是用户领导员工与企业领导的人单关系合一过程。
在管理的组织环节,海尔平台的第一种战略功能,是服务于“企业的使命是创造企业家”这一目标。这一目标也可以表述为企业的目标是创造创客。海尔以此为主题,第三次登上哈佛案例的舞台。
海尔所有的实体平台,都有一个战略性的功能,这就是成为创新、创业平台。企业内创业,过去在惠普等公司,是作为主营业务的后备,加以鼓励的。而海尔是把创新、创业本身,当作了主营的增值业务。这首先是由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的。双赢的神髓在于创新创造价值,落在人身上,自然就是创造一批创新、创造之人,与管理2.0不同,这些人是最底层的员工。这就把员工变成了真正的企业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了人的潜力。通用模式再发挥人的潜力,也只是发挥经理以上阶层的人的潜力,而无法把员工身上潜在的企业家潜力调动出来。这个力度显然大得超过了德鲁克所提人人都是CEO的尺度,变成人人都是企业家了。从这个角度说,海尔让平台承担创新、创业平台功能,有其内在必然性。
在管理的计划与控制环节,海尔的预酬与人单酬制度,都体现了创客价值。这种价值在员工身上体现了企业家的价值,员工的报酬,不再是雇佣制的工资,他如果按创客和小微主的行为模式去做,可以直接获得企业家报酬。当然,与一般人说的老板,稍有区别,企业老板无论是否创造价值,都有产权保障的利润作为报酬,而创客的企业家报酬,只是当期的企业家报酬,创客当的是临时企业家,当然这已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因为管理1.0、2.0并不能给普通人以这种机会。如果创客持续通过业绩表现出创新创造的能力与价值,他也可以连续得到企业老板一级的报酬,直至他直接转变身份,变为小微主,正式成为创业企业家。
海尔的创业机制与创业平台,最终实现了用企业来创造企业家这个终极的创新。说它是终极创新是因为,海尔变创新为创新孵化,使创新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组织行为。这就好比,阿里巴巴是电子商务公司,但他本身并不做电子商务买卖生意,而是为做电子商务买卖生意的网商,搭建支撑服务平台。这意味着,把创新升级为区分创新“轻工业”与创新“重工业”的高级业态,由“重工业”为“轻工业”提供生产资料,支持“轻工业”轻资产运作,从而在组织上实现了创新的“扩大再生产”。
海尔所有的实体平台,都有一个战略性的功能,这就是成为创新、创业平台。企业内创业,过去在惠普等公司,是作为主营业务的后备,加以鼓励的。而海尔是把创新、创业本身,当作了主营的增值业务。这首先是由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的。双赢的神髓在于创新创造价值,落在人身上,自然就是创造一批创新、创造之人,与管理2.0不同,这些人是最底层的员工。这就把员工变成了真正的企业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了人的潜力。通用模式再发挥人的潜力,也只是发挥经理以上阶层的人的潜力,而无法把员工身上潜在的企业家潜力调动出来。这个力度显然大得超过了德鲁克所提人人都是CEO的尺度,变成人人都是企业家了。从这个角度说,海尔让平台承担创新、创业平台功能,有其内在必然性。
海尔除了在整个管理体系设计中体现创造企业家这一使命,还身体力行,亲自打造专门的创业平台。2014年成立海创汇,依托海尔生态产业资源及开放的社会资源接口,孵化创客,实现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结合。海创汇为创客提供包括投资(创客金融)、供应链(创客渠道)、工厂(创客工厂)、技术(创客服务)和学院(创客学院)在内的一站式孵化服务。
海尔专门的开放创新平台于2013年正式上线,2014年又进行了改版升级,新增了海尔生活创意社区。
海尔的海创汇用一种无边界、无障碍的方式,吸引全球创客来平台创业,将成熟的创业孵化模式运用于外部创客,成功使全球创客创业加速发展。在全球化布局下,海创汇如今已整合全社会4000多家创新创业资源,1333家合作风险投资机构,120亿创投基金,与开放的创业服务组织合作共建了108家孵化器空间。同时,其线上平台项目达2400多个,实体孵化器项目256个,总估值200亿。
作者:姜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