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微信公众号:李江涛商业模式创新)
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都要走三条线:外部的机会线、内部的资源和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目标线。这三条线是企业的三条经营纬度,目标最远处叫远景,近一点叫战略目标,再近点就是决策。
作为企业来讲,什么叫战略?决策层要给企业定目标,然后要培养出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然后再看看这个能力是否和外部环境相匹配,外部有怎样的机会,能不能帮我们实现这个机会。所以公司战略主要是讲这三个层面的战略,集团战略、业务战略和部门的战略。
实现战略目标需要资源和机会的有机结合。企业必须先明确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把握机会,合理地配置资源。
1997年3月,张瑞敏在上海出席国际商会大会时说:“海尔一直注重于‘国际化的思维,当地化的行动’,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把全球作为市场。”他站在宏观的层次上把世界经济格局分为十大经济协作区,由此确定了“三分天下”的市场全球化战略布局,即“三个1/3”的构想: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1/3。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国际化的海尔是世界各地本土化海尔的集成,即由中国海尔、美国海尔、中东海尔、欧洲海尔等组成世界的海尔,其最终目标是要创世界名牌。
1999年初,在确定企业发展思路时,张瑞敏明确地提出了将1999年作为“海尔的国际化年”,全面实施国家化战略,使海尔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尔集团制定了重建企业内部构架、提高企业竞争力等一系列整合方案,以确保“海尔国际化”目标的实现。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海尔的产品能够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建立起了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项目也是一个系统,企业必须根据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合理地进行规划。所谓规划是指对企业发展方向、环境条件、长期目标、重大政策与策略等方面的长远计划。系统规划就是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制订规划,用战略思维引导组织发展。
系统规划是一个流程。在第一个阶段,企业首先要构建一个战略系统,研究战略逻辑,研究资源,研究资源和机会怎么配合,研究目标怎么实现。这些下面又是一个分系统,比如有一套分析机会的体系,有一套研究资源的体系,有一套形成目标的体系。第二个阶段要研究发展阶段。要把企业划分成阶段,比如说在什么阶段是做规模的,到什么阶段是转型的,在什么阶段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第三个阶段研究资源怎么和目标进行配置,把目标分解,制定每个阶段应该投入资源的多少等;最后要进行考核优化这些方案。
战略是研究获得资源的路径,战略思维就是研究你能占有什么样的资源,能把什么样的资源聚集在你身边。战略思维越早越好,战略眼光越长远越好。
总的来说,公司战略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司拥有资源和能力的制约,因此,对公司资源和能力进行充分认识与分析,是企业制定长远战略的必要条件。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几乎找不到低竞争烈度的市场空间。竞争对手们都在努力利用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创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技术进步及扩散速度的加剧又使得企业难以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行业壁垒已不是竞争的保护伞,企业必须充分利用资源和能力,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以赢得稳定利润增长。
所有的竞争优势都建立在公司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是建立竞争优势的起点。建立竞争优势,需要企业具备多种独特的资源、能力以及竞争力,并能将其进行必要的整合。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技术、人员、品牌、市场网络、组织结构、信息等。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相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战略往往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简单的调整企业内部资源、组织结构和机制,甚至是企业目标去适应外部的变化,很难在利润水平长期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