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佩昌 来源:价值中国
德国工业4.0的提出,是因为有德国强大的制造业作为后盾。德国制造之所以强大,背后是深厚的德意志工匠精神。那么,德意志工匠精神是如何打造的呢?
这就是独具一格的德国职业教育。战后德国经济快速增长,首先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输血,其次是社会市场经济铸就了一个稳定的框架基础,更重要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为企业发展、经济腾飞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职业教育是支撑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如今,德国经济在风雨飘摇的欧元区内成为中流砥柱,也有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的一份贡献和功劳。
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不仅包含数量庞大的职业学校、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还包括二百多所应用技术大学。后者不仅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其毕业生广受企业欢迎,就业率一直高于普通综合大学。由于这类大学的办学模式深受企业界好评,因此中国也计划将部分高校和职业技术大学转型为德国式的应用技术大学,这无疑是正确的方向。目前,中国第一所德国式的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已经成立,它标志着中德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正式启动。
除了应用技术大学,德国还有另外一种更为贴近企业的学校类型,这就是双元制大学。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是,学生在大学学习理论三个月,然后进入企业实习,紧接着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大学,到课堂上探讨。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又回到企业,将提升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此每三个月交替,循环往复,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毕业后与企业几乎能做到无缝对接,不需要适应和过渡期。双元制大学创造了这样一个神话记录:毕业的学生没有失业现象,除非学生自己不愿意就业,而是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创业项目。
学生要想进入双元制大学学习,首先必须找到一个企业,并与该企业签订合同,由企业提供学费。之后由企业与学校签订正式的培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关系,有点类似中国的委托培养。但与中国委托培养不同的是,德国企业并非把学生输送到学校就完事,而是双方按照各自的义务和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熟练经验和一定理论素养的高级技术人才。目前,笔者正致力于将德国双元制大学引进中国,并与广州部分技工学校、职业学院和培训机构合作,打造出具有德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其模式是,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重点是德语和基础课程。之后把中国学生送到德国,进行一至二年的德国职业教育,毕业后获得德国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中国学生在国内学校期间,同时获得中国院校和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学籍,德方还会派出部分师资到中国教授核心专业课程。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人性化教育制度、对培训企业的激励机制、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和监督关系、甚至还关系到学生、政府、企业的诚信和责任感。但关键因素是,德国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着两大目标来实施,即培训生的前途和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就是回归到以“人和企业”为中心的本质上来。
首先来看培训生的前途问题。德国学生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后,已经熟练掌握了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这样的人才找工作不仅不困难,而且广受企业欢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磨练、再培训和再进修,慢慢成为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级技工。高级技工在企业是个宝,工资收入往往不低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而且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尊敬。如果某个小镇上有一名高级技工,乡亲们会自豪地炫耀:我和高级技工是邻居。
与中国的观念相反,德国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国内的职业教育一般会被看作是高考落榜生的无奈选择,在这个固有的思维影响下,社会对其价值认可程度普遍较低,其实这是一个妨碍职业教育发展的死结。德国小学生毕业后,按照毕业生的成绩,老师将他们推荐到以下三类中学:文理中学(Gymnasium)、实科中学(Realschule)和完全中学(Hauptschule)。这就是德国著名的“分流教育”。原则上,文理中心毕业后,可以直接申请综合大学,包括理工大学;实科中学12年学习毕业后有资格上应用技术大学(10年结业后只能上职业学院,即Berufsfachschule);完全中学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德国的职业教育。但三者的毕业生流向并不是绝对的,也有部分文理中学和实科中学的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在对一所职业学校的调查后发现,至少有30%的培训生来自实科中学及文理中学。他们首先选择职业教育,获得职业文凭、学会某种职业后再上大学,所以徳国的职业教育的培训生并不等于“高考落榜生”。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部分专家对此有一定的误解,他们往往认为,德国选择职业教育的培训生都是德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完全中学的毕业生。
因此,不管是德国教授、博士还是工程师,他们中为数不少曾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虽然无法从宏观上进行统计,但在我认识的德国朋友中,至少30%的人有职业教育文凭。我一位朋友是慕尼黑工大园艺系毕业的女博士,九十年代初,她从文理中学毕业获得高中毕业证书(Abitur)。由于成绩优良,有资格申请到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习位置,可她热衷园艺,于是首先选择二年的职业教育,然后再上大学,一直到获得博士学位。
之所以说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是有机联系的,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打通,而不是各自封闭、完全隔绝。换言之,德国大学的大门是向各种学校的毕业生打开的,并非一次选择定终身。中国一些专家有这样的担忧,认为对只有10岁的学生就定向分流有些不公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和成熟,很快就把他们中的 60%左右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这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发展不利。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通过“职业教育”,德国不仅造就了大批的精工人才,而且也为任何一个好学青年打开了大学之门。如果选择的是完全中学,之后进入了职业学校,今后还是有读大学的可能性。他们可以通过“职业教育”这座桥梁走进大学。
那么,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如何才能取得大学入学资格呢?举个例子,我一位朋友是景观设计工程师,毕业于有德国园艺“黄埔军校”之称的弗赖辛应用技术大学景观设计系( Fachhochschule Freising-Weihenstephan)。他原本是德国完全中学毕业生,按理说不能直接读大学。五年制完全中学毕业后,为了能实现自己上大学的梦想,他首先进行了二年半的职业教育,紧接着通过一年时间在慕尼黑一家国立“经济学校”(Wirtschaftsschule)补习,之后又花一年时间在离慕尼黑七十公里左右的朗兹胡特市的“职业高等中学”(Fachoberschule),获得了专业高中文凭( Fachabitur),凭此进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FH),他上大学看上去比文理中学毕业生多花了几年的时间,其实是很划算的,因为他在这期间获得了职业教育证书。
对于一个德国大学毕业生,如果他同时拥有上大学前获得的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和大学毕业证书,那么他的竞争力及各种优势,很明显会比高中毕业后直接上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强得多,能更容易找到与自己专业匹配、收入更高且更加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提前积累了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因而能够在毕业后顺利签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德国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正式就业以前通常还要完成一些职业培训、专业进修。在薪酬方面,据统计,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的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年薪平均为3.51万欧元,而没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的大学毕业生为3.02万欧元。后者在最初几年的劣势主要是由于大学毕业后须再参加职业培训,因此所得酬劳非常有限。
除了应用技术大学(FH),如果想进入综合大学(Uni)学习,怎么办?很简单,拿着专业高中文凭,再上一年的“职业高等学校”(Berufsoberschule)毕业文凭,就可以去申请综合大学了。在德国的大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大龄学生(30岁左右),这多半是他们接受过几年职业教育的原因。
其次来谈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毫无疑问,企业竞争力来自具有真材实料的员工,也就是如何保证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质量问题。这其实是政府、企业和培训生一起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德国政府的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双轨制的,也就是培训生主要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来学习技能和技术,同时结合在职业学校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基础文化课。一般是每周四天在企业工作学习,一天去职校上课,也有半年内抽出二至三周去职校住宿学习的。
那么培训生在职业教育能学到哪些技能呢?政府是如何来监督其教育质量的呢?有人认为,培训生在这二至三年学到的只是专业知识及技能,其实不然。政府的目的是把培训生打造成德意志工匠,那么光凭知识和技能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还是以那位园艺学女博士为例,她详细介绍了在职业教育所学到的一切:一旦她和政府及培训企业签订了职业教育合同,那么马上会收到了政府制定的整个教育期间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详细内容,密密麻麻足足有十六页,并且按年来分类,必须学会哪些内容,顺序逻辑分明,毫不含糊。这足见德国人的严谨。
一些国内专家曾对德国培训企业传技的主动性有过质疑,认为企业有可能会把廉价的培训生只作为劳动力,不以传技为主,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女博士给我看了她在培训期间政府提供的“培训证明”:一大本她在整个培训期间所完成培训笔记,必须详细记录每周的工作内容,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所学到的培训心得,然后由培训企业主修改,最后落稿于政府统一发放的“培训证明”的本子上,企业主必须再次审阅后签名生效。每周一篇,上职业学校或休假也不例外。
在她的“培训证明”的本子上还看到了她填写的、在培训期间所看过的专业文献及所熟悉的相关企业协会及部门,这也是政府所要求的。此培训证明本子在培训生进行毕业考试前,必须交给政府审阅,审阅合格后才允许进行职业教育的毕业考试。另外政府凭此来促进培训企业对培训生进行授教的义务,有效的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而且培训生的学习心得的质量如何,也让政府容易对培训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技能质量进行判断,从而来监督其作为培训企业的培训资质。
她每半年必须有2至3周住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课及基础文化课教育,包括数学、德语、美学、时事等,基础文化课的教育,其实也是在为完全中学的学生今后能进入大学铺道。在职业学校也并非进行一味的理论教育,学校也有园艺场,也会对学生进行和实践相结合的技能深化。
此外她还必须掌握所有的园艺机械的操作和护理方法,所以还得一年一次去参加政府指定的机械操作培训班,并以获得考核合格证书为止。因为不是所有培训企业有完全的条件让培训生获得全面的技能,所以政府会让她们参加“跨企业之间的培训”(überbetriebliche Ausbildung),她必须每年一周到离慕尼黑二百公里左右的实习企业进行过跨企业培训。
德国政府为了把每个培训生打造成真正的工匠,还特别要求培训生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法,对每一项工作必须事前作周密的前后安排,并设计出最有效最省时最符合逻辑的流程,从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工具、材料,一直到工作的整个流程,培训生必须有明确的构思和操作策略,所以德国工匠几乎不会发生在工作过程中忘带了一个工具、必须重新返回企业去取工具的现象,这一切就归功于他们所接受的严谨而又有逻辑的职业教育。 还有一个问题:企业为何对培训感兴趣?其好处很多,比如:对于拥有培训资历的企业,政府不仅提供一些税务的优惠和补贴,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由认证机构,如工商会、行业协会通过审核后获得的培训资历,也能巩固自己的企业价值和企业形象,从而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竞争力。从这个意义来看,培养出优秀的培训生,对企业起到了激励作用。另外,不少培训生毕业后,直接被培训企业雇用作技工,这会给双方带来不少的利益,因为双方不仅都已经熟悉、也建立起了信任感,更可贵的是培训生已经几乎掌握了企业的生产、服务流程及客户结构,这些会给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服务成本,如果企业雇用一个新的技工,至少必须花半年时间来让他熟悉企业的各个环节。对于拿到证书的培训生来说,留在本企业工作的同时,也可继续深造考取工长证书,这样他也拥有了为下个培训生进行培训的资格。
对参加培训的学生而言,好处更多。获得培训毕业证书的学生不再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Arbeitskraft ohne Ausbildung),而是成为了一个有专业特长的技工(Ein Facharbeiter),带着毕业证书及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出具的评定证书,凭此可以去劳工市场找对口的专业工作,从而进入托起德国制造的“蓝领”群体,由于德国是个诚信社会,不会出现作假或通过不正常手段获得证书的问题。因此,对政府出具的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及培训企业的评定书,德国企业是不会质疑的。
德国职业教育结构是三位一体的,即培训生、企业共同努力和政府监督的结果,经过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有理论功底,而且还有熟练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其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也就不言而喻。如此,德国技工人才经过多方合力锻造,成就了蜚声中外的德意志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