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命名,很多企业和创者是身有感触,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名字确实不好起,除了不得其法外,就是好名字要么被注册了,要么罢占了,罢占这个词有点重,但确实是这样,没有办法,但也相信,中国商标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其实命名对于企业来讲,其实就是成本,命名其实也是对品牌做的投资。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可以从人的命名来看,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名字,我们的名字是高成本的名字,还是低成本的名字。很多家长喜欢从康熙字典里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取了很多富有文化的生僻字,一个名字三个字,二个字老师都不认识,上课时老时想让孩子回答问题,都不敢点名,怕读错。如果很少被点名提问上黑板做题,这孩子就比其它同学少了很多机会,可能会进步慢。其实名字给大家带来高本成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去机场,如果你的名字电脑打不出来,每次安检都要去盖个章,开个证明,这样你的出行成本就比别人高。银行的电脑要是打不出你的名字,公司的财务不能给你转帐,每次发工资,只能给你发现金,这样连公司财务的工作成本都提高了。
从名字这个角度来看,简单常用的名字,更容易被记住和传播。我想我们知道的很多艺人为什么改名字了吧,比如成龙,原名陈港生,又名房仕龙,哪个更易传播。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说好的名字,一定会为企业节省不少传播成本。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我们随时会遇到命名的课题,企业命名,品牌命名,品类命名。
公司名:这个很好理解,这是在工商部门注册时需要给企业取的商号,一般会由地名+公司名+行业分类名+有限公司(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等,这里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名字只是我们企业的组织机构的名字,是一个管理性质的名字,在后边这个名字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品牌名,也有可能不是。有的企业下边会有不同的品牌名对应的不同的产品或业务,有时是因为公司名不能注册成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切记,公司名有可能不是品牌名,有时不能成为品牌名。
说到品牌名,我认为一个完整的品牌名是由两部分构成,是品牌名+品类名,品牌说明你是谁?品类名反应的是你是做什么的?
品牌命名常犯的错误
这样的错误会导致品牌的效果大大降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知所云,看不懂
文学戏剧演艺中讲究“含蓄美”、“神秘感”,然而,在命名中,这是不可取的,对于品牌而言,一见如故更容易一见倾心。如果品牌名称让受众感觉不知所云,云里雾里,就很难获得受众的关注了。于品牌而言,一个惹恼别人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让别人看不懂,看起来毫无意义。面对每天庞大的爆炸式信息资讯,已经培养了受众删繁就简的认知方式,对于看不清的品牌自动过滤掉了。
二、死活都要“傍大款”
“老干妈”风靡之后,国内出了一个“老干爹”、“老干娘”,以为可以傍“老干妈”大款,无奈最终沦为笑柄;香港珠宝品牌有个周大福,国内珠宝企业就来了个张大福、李大福,现在也都没有什么声响了。品牌命名傍大款的行为不胜枚举,不是有这么个顺口溜吗:“卡丹”到处有,“狐狸”满山跑,“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
这些企业虽然在短期的时间内可以做到扰乱消费者视听的效果,但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经不住市场推敲的品牌,其血统不纯的出身对其品牌的成长极为不利。
三、生避字,错别字,费解难懂
这是老板在在他们品牌命名中最容易犯的最大错误。恨不得翻开康熙词典,给自己起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名字,挖内含,挖历史,挖文化,类似叱石成羊,企业家认为自己的名字重文化,有内涵,然而这样的名称却让消费者看不懂。还有就是有一些名字,这些生僻字,很难识别,或不易识别,这样消费者就不愿意传播,失去了很多被传播的机会,增加了认知成本,比如:西泠空调、成晟灵芝、飑斓文化,还有我们这两天见的客户的名字叫鄜州神鹿,这样的名字问题在于,当人们看到时不明所以,无法直接讲出来,品牌一切前提活动都是为营销做准备,特别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营销的最终落脚点是口碑营销,然而,一个说出来都困难的名称,怎么能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呢?的确,创新很重要,但如果路跑偏了,效果只能南辕北辙。
四、缺乏美感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竞争激烈,消费升级,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此时一个低俗、平淡、毫无美感可言的品牌名称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比如:留得华,战斗鸡排,什么丸意、仁肉包子、二奶牌奶茶等等。此外,我国《商标法》中明确规定,不得使用有损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文字、图形作商标。过于低俗的品牌难以核准注册获得商标权,从而不能受到《商标法》的保护。
品类名如何取?
上面我们讲过,说一个完整的品牌名,应该是由品牌名+品类名构成,首先我们来看看品类名,这是很多老板或市场相关人员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不太重视品类名,想当然的从内部思维角度出发,给自己的产品来一个行业专业术语的名字,但恰恰忘了,消费者是怎么认为的,是怎么联想的。品类名对于 开创者更是至关重要,面临的首个重大决策就是为新品类命名,品类名对新品类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可以左右新品类的命运。
对于品类名如何来取,要基本满足这几点:有源、简短、直白、好感。
一、有源
好的新品类名应当反映新品类的起源——“源头”。借助分化的规律,源的作用是调动关联认知以唤起顾客需求,对新品类,更容易理解,更易产生关联,要有出处,比如智能手机、鲜榨橙汁、越野车,其中的“手机”和“橙汁”便是关联的根,当然,根也可以是其它有助于顾客理解新品类价值的熟悉概念,比如电脑、机器人,其中的“脑”和“人”都是。 还有像酸奶,豆奶都是从奶这个品类分化而来,它的认识的起源也在这里,,一定要有一个己知的源头才能迅速建立认知。
二、简短
在信息超载的时代,传播负荷越小越好,因此品类命名应惜字如金。由于品类名常用于构词,一字之长便可导致天壤之别。 例如,“计算机”比“电脑”更严谨,但“电脑”便压倒性胜出更易传播,随后也出现了“电脑包”“电脑桌”“平板电脑”。还有”便携式充电设备”就没有“充电宝”好记,对于过长的品类名,顾客会自动将其简化。比如“超级市场”变成了“超市”,“四轮驱动越野车”变成了“四驱越野”;即使对于不会说英语的国人甚至老太太也是如此:“全球定位系统”也敌不过“GPS”、医院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敌不过“CT”。品类名应尽量用常用、通用词汇,对于字数相同的两个可选名字,其它条件相同时,要用浅显的,不用生僻的;要用说着顺口的,不用拗口的;要用听音知名的,不用音同难辨的; 要用字划简少的,不用字划繁复的。
三、直白
品类名应当直指品类特性或形象化,不宜迂回曲折或玩文字游戏。比如纳米抗菌袜,它的主要益处是什么,是“防臭”,那就应该直接叫“防臭袜”,不然有些顾客还以为是防病保健的。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现有的品类名,开创新品类的新品牌常常为了突显创新、第一、就会创造新词、新概念,这是新品牌常见的战略错误,往往都是从产品功能,物理属性上想了一些专业的新名词,这不仅传播上事倍功半,而且对长久建立品牌资产极为不利。
四、好感
在相对都满足条件的候选品类名,应当选择顾客感觉更好、更有价值感的叫法。比如“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就远不如“大豆黄油”“植物奶油”。 再比如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车”,多数顾客对“混合”两个字缺乏好感;如果叫做“双动力车”或“双引擎车”就会大大增加顾客好感,促进销售。
这就是关于品类名的问题,这里边我们还要强调一个重要的点,我们都在前几期的分享过提到过好多次,切记不要将行业分类用语错当品类名,比如,建材,食品,家电这都不是消费者思考的品类,所有不能直接用做品类名,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渠道品牌,如建材商场,食品网,家电超市这样就可以,消费者在选择渠道品牌时,也会考虑,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和理解。
品牌命名四大法则
法则一:望文生意,具有定位反应
要求名字能让顾客“望文生义”,反映品牌所代表的品类或特性,比如农夫山泉一听就想到矿泉水、天然水。今日头条,一听就是新闻媒体。但是像俏江南,就不行,首先不像餐馆,更不像是买川菜的。
法则二:一见如故,具有品牌反应
品牌反映就是一听就知道是个品牌名。下次看见你的产品的时候,你的品牌我听说过,这种熟悉感会优先的被选择,这点优势可能产生马太效应,让你胜出。这也就是我们讲的一见如故。
法则三:一听就懂,具有传播反应
也就是听音知名,即一听就明白是哪几个字,比如“农夫山泉”“周黑鸭”“淘宝”,“饭扫光”。听音能知名的品牌传播时,不用再次解释是哪几个字、怎么写,因而更容易传播。
法则四:简明扼要,具有唯一反应
好名字不应与所处环境中众所周知的名字过于相似,而造成混淆。品牌名首先要简短,最好是两个字或三个字;其次避免字母缩写与文字混合。最后避免与知名品牌和常用名称混淆。
如何判断一个品牌是好名字?
一个好的品牌名至少要从这几个角度分别来判断:听、记、意、说、看
听:品牌名称是否简单响亮,是否朗朗上口,这是名字里最重要的一条反应,传播是听觉行为,名字最好使用听觉词,一听就明白,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好的测试方法,跟大家分享,电话测试法,你如果有两个名字,通过电话讲给别人听,看哪个让对方在短时间内能够明白。
记:品牌名称是否便于记忆,是否有记忆点、联想度和关连性。
意:品牌名称是否富含蕴义、是否符合主流文化,是否与产品特性统一,是否与品牌定位吻合。
说:品牌名称除了要朗朗上口之外,是否有故事情节,是否有传播点。
看,不仅要好听,还要从视觉上好看,醒目、吸引人。
名称是营销的第一步,毫不夸张地说好的命名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名称是品牌长期成功的基础,一个响亮的名字不仅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商机,而且还能提到品牌的溢价能力。
这就是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关天品牌命名的问题,欢迎各位有不同意见来探讨,科学化品牌创建,让品牌设计更有效,让品牌投资更见效。我是赛狮定位设计咨询张强,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张强,又名张二疯,赛狮定位设计咨询联合创始人,客户总监 品牌培训师,资深品牌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