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底下一票小弟,为什么我还那么忙?”
相信每一个管理者都会遇到上面这个问题,虽然各位老大们都深知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总会出现“领导忙晕了,员工没事做”的现象。
为啥!
其实就是不放心,造成了管理者总是“重任一人挑”的囧境!
虽然有点累,但是有些管理者仍然喜欢这样做!
因为这能体现出很敬业啊!有木有~~~
那么领导“忙晕自己”到底为几何?
1.为了在老板面前树立勤奋形象
职场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为了向老板表忠心,树立起勤勉负责的形象,不管是向老板学习来得早、走得晚,还是大事小事一肩挑,把自己变成公司里最忙碌的人,或者是出于勤能补拙的心理,许多管理者都热衷于“忙晕自己”。
然而,管理者们所热衷树立的“忙人形象”,真的就是正面的好形象,真的就能赢得老板的认可和赏识吗?
答案显然是“否”。因为,在责任心与忠诚度的背后,老板们更看重的是结果的成败、做事的对错、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带领团队作战的能力。在这个讲究团队作战的管理时代,在许多时候,管理者就像NBA球队里的队长,不但自己要保持高水准,更要让自己的队员和整个团队一起变得更加优秀。
而这一点往往正是那些“严以律己、宽以待下属”的管理者的软肋。
2.为了营造更好的生存舆论
如果其他部门的员工时不时见到某位主管工作闲了下来,就可能认为他的工作太轻松,继而心生“自己干得不比某某少,工资却比某某少一大截”的莫名怨愤,对公司产生意见。
一但心怀怨愤与不满,那些员工就可能在跨部门的协作中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处处刁难,就可能把心思和精力从工作上转移到向领导打小报告申诉不满上,还可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准备另觅高枝。
以上想法,可谓许多管理者的心声。应该说,这些担心并非多余,也并没有错。
但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记住的是,出色的工作业绩是让质疑者闭嘴的最好武器!
也许有人会说,“问题在于工作业绩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够体现出来的,所以很多管理者才会让自己始终处于极度忙碌的状态中,为自己营造一个较好的生存舆论。”
但管理者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不容易出业绩?忽视团队的力量,搁置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道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吗?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头人,让自己在某些具体的工作上解脱出来,让下属们在各自擅长的工作中忙起来,才能真正在其他的部门和同事面前,营造出更好的生存舆论。
况且,对管理者来说,还有更重要的决策在等着我们。
3.担心下属太差and担心能力太强
一些管理者总是担心下属素质差,对下属的责任心与能力存在怀疑;另一些管理者则是担心下属能力太强赶超自己——这是管理者的阴暗心理在作怪——尤其是那些缺乏自信的“无能”的管理者。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管理者们更加坚定了“忙晕自己”的做法,以至于忽略了下属们的责任心与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任务得到检验而明朗化的。他们同时也限制了优秀下属的脱颖而出,无形中阻碍了企业人才结构的优化进程,减慢了企业的成长速度。
真正出色的管理者应该主动推荐自己的优秀下属走上管理岗位,这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在企业中走得更稳,赢得更多。
4.技术骨干错上管理的“船”
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着。比如,某个销售员的业绩突出,就会被提拔为销售经理;某工程师业务能力突出,就会晋升为技术研发部负责人。
这个现象是造就“榨干自己、忽略团队力量的管理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这些管理者虽然拥有出类拔萃的专业技术,却可能缺乏带领一个团队的“管理技术”,他们中的不少人其实更乐于做“技术骨干”来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而不是做“管理新人”(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转型者)。
这些人一旦走上管理岗位,面对肩上的新担子,往往很容易通过做“老本行”弥补自己管理技能上的不足,来回报上司的知遇之恩;一旦忙起来,就会只顾自己,而忘记了团队。
不管是领导为了展示自我多么敬业,还是防止员工爬自己头上,根本原因就是:
我不舍得放下自己手里的权利!
这里为大家总结了领导忙成陀螺的九种常见情况:
·你参加了很多你不该参加却又不得不参加的会议
·你的热心肠让你管了你职责范围意外的事儿
·你没有条理,什么事情都是最优先的
·在最后时刻负责完成意料之外的工作
·你经常加班
·自己埋头骨干,不想更好的方法
·你完成了其他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你事事亲力亲为,不给下面人机会
·你不能控制意料之外的事件
然而各位领导现在可以扪心自问:
我是否也在工作中出现过“自己忙晕了,手下没事做”的情况,其原因何在?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授权,让自己休息休息呢?
1.管理者的自我定位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不能事无巨细地操心、担心,将本应下属们做的工作“抢”来做,本应下属承担的责任“抢”来扛。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在等着我们。
2.信任、放手、督导、反思
不管结果如何,都要放手让员工们去做,放手让他们履行自己的职责。当然,在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有督导的责任,这样员工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慢慢成长起来,胜任工作,完成任务。
但是,面对那些仿佛什么都干不好,还不求上进的员工,管理者们又该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员工,只有看不到员工特点与优长的管理者。回想一下,当初自己看中了他哪方面的实力而将他招聘进来的?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尽到了上司的职责,对员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携呢?
如果这样做了却没效果的话,还可以尝试将他们调出自己的部门,推荐他们到力所能及的岗位上去。
3.让员工们忙起来
哪怕暂时没任务,也要给下属们找事做,让他们忙起来。比如,市场部的负责人可以在下属们的“闲暇期”,安排他们做渠道、消费市场、竞争者等方面的调研,可以让他们提出产品开发、市场整改等方面的建议报告,还可以让他们跟着销售部的同事,去市场上感受一下市场一线更真实的气氛和环境。
在这样的安排中,我们还可以在时间上、在具体的工作内容上、在对工作过程及结果的检查上、在与薪酬挂钩的考核上,给下属们提出相应的指标。
让下属随时都处在任务当中,并忙碌起来,就是在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就是在让他们贡献自己所应尽的力量,实现更大的价值,同时,也是在解放管理者自己。
4.提高自身的领导力
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在履行管理、整合、调度人力资源的任务的同时,不忘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管理、整合及调度人力资源,是一个管理者最核心的任务项之一。不论前面的路有多曲折,我们都必须得履行这项任务,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技能。
如若不然,要么放弃管理职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业务骨干;要么就被别人放弃——因为,不能有效调动团队力量的管理者,他的团队绩效通常都非常糟糕。因为,你自己把自己忙晕了(请注意,并非是老板把你忙晕的),你的领导价值降为零,只能被别人所放弃。
每一个管理者之所以能走上管理的岗位,是凭借自己的出类拔萃和可靠稳重。老板们绝不需要一只独狼,他们需要的是一只头狼,把一群半梦半醒的羊变成一群狼,带领它们一起去猎食。
但是说归说,做是另外一码事,很多管理者看了好多书,学了好多经验,但是干起活来自己还是那个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救火队员。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过分解放自己,也非常容易出现甩手掌柜的状态?那该怎么办?
乐才商学院新任管理者成长营“七步法”教你成为轻松高效的管理者
一步:认知清晰的自我
明确自己到底该干什么?
二步:设定靠谱的目标
使用SMART法制定恰当的目标
三步:授权予人
通过建设性授权与反馈帮助员工进步
四步:指导工作
监督、管理员工的七种期望
五步:激励下属
如何赞赏和批评员工
六步:评估反馈
提升团队绩效:评估与授权
七步法让管理者全面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管理他人
这就是我们的新任管理者成长营
● 2个月学习周期,一点一滴覆盖每一个工作细节;
● 中欧商业在线新经理课程为基础,全面狙击管理;
● 线下社群模块,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战模拟,更有学员友情从此建立;
● 管理专家扎堆,2天密集式沟通教学,从新梳理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