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力资本管理
任正非在华为“出征?磨砺?赢未来”研发将士出征大会上发表讲话“在当前行业数字化及网络转型的时机,我们从研发集结了2,000多名高级专家和干部,奔赴战场,与几万名熟悉场景的前线将士,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铁流。在机会窗口开启的时间,扑上去,撕开它,纵向发展,横向扩张。”
在此之前,任正非就曾说过“让前线听到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华为开始将战略前置,让华为的中层来扛起“发现机会,为公司指明方向”的作用。无独有偶,最近有不少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邀请我去给他们的总监层级上关于商业远见力方面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由于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很快,已经没有太多可参考的国外标杆企业了,公司希望总监们能带领团队冲到市场上,敏锐地发现新的商业机会,而不只是像过去一样做好执行工作。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很多企业开始将“战略前置”,即让企业的中层通过深入市场,发现新的机会,从而给公司找到新的战略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种“战略前置”的策略,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很多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的全球领导企业,以往跟随学习国外标杆企业的做法已经没有办法使用,必须自己寻找新的方向。这一点,任正非在今年给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
第二,现在多变的商业环境给企业高层的战略决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公司的高层往往离市场一线比较远,对于多变的市场感知度不敏感。所以,做出的战略决策很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因此,让离一线更近的公司中层管理者,去深入市场、感知机会,为公司提供战略方向的建议,更加实际。
所以,采用“战略后置”,即由公司的高层来定战略方向,公司的中层基层推动执行的这种方式将会越来越不适合现在的商业环境。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战略前置”的策略,即让公司离市场更近的中层带领团队通过深入市场,为公司提供战略方向的建议。 企业的“战略前置”策略对于中层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简单地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灵活执行力:以往的商业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不大,所以企业的高层定好战略之后,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定地执行。但是,现在商业环境变化很快,这样就要求中层管理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通过灵活地调整执行方法来实现战略意图。由于中层之前长时间在执行力上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只需要在灵活性上稍加锻炼,就不难掌握这种灵活执行力。
第二,商业远见力:公司的“战略前置”策略,很大程度上要求中层管理者来感知市场变化,对于公司的战略方向提出建议。这就要求中层管理者学会像公司高层一样去思考,能够预测市场变化的规律和大趋势。这方面的能力要求,对于中层而言,几乎是全新的,所以如果不对中层进行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就让中层对于企业战略提供建议,就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
那么,作为中层管理者,如何才能出色的完成公司交给的“战略前置”任务呢?
第一,做好准备。这种准备包括两个方面: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首先,心理准备,就是要将自己以往只看重执行的思维模式调整为既要执行又要发现战略机会的思维模式;其次,能力准备,就是要去学习如何进行商业大趋势预测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需要进行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
第二,见微知著。《白虎通?情性》曾记载:“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见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中层管理者在市场一线,所以更能体会到商业环境的变化。未来的趋势,并不是一夜出现的,在出现之前会有迹象和信号,中层管理者必须学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些信号,才能从这些信号中看到未来的大趋势,即见微知著。
第三,产生洞察。在看到了大趋势之后,中层管理者还要从中发现哪些是公司的发展机会,哪些是公司发展的阻碍和威胁,这就是所谓的洞察。有没有洞察力,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对市场变化的理解,在这方面中层管理者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他们离市场更近。找到了公司的机会和威胁,公司的战略方向就更容易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