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付出了工资,自然希望员工有对等的工作业绩回报,按劳取酬嘛。在衡量员工工作质量及成果方面,得要通过考核来进行量化,这样大家都有标准可循,不扯皮。
那么,怎么考核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自然是要尽量全面一些,面面俱到。诸如企业文化、日常的行为作风、工作态度、做事的标准、责任心、创新意识、工作推进效率、业绩成果等等。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员工不仅对工作过程要负责,对工作结果也要负责。按说,员工在公司工作,自然得要把这些事情都得做好才是,这也是在促进员工全面成长。
可是,考核标准越搞越多,貌似越来越全面,实际效果怎么样呢?员工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考核标准多绝非好事,抵触和反感是必然的:
1.毕竟是打工,对自己没有那么多高标准严要求,能有这个吃苦认真的劲头,早就自己干了。
2.若是都能做到,那也太累了。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收入不是最重要的,轻松舒适才是第一要务。钱可以少拿点,但别把自己搞的太辛苦了,不能牺牲生活质量。
3.员工的精力有限。要同时面对来自老板,来自各职能部门的多项考核标准时,难免顾此失彼。
4.员工所处的层级和眼界,往往就决定了员工对压力的承受力是有限的,考虑问题也不会那么全面和长远,思维高度往往又决定了执行力。
5.每项考核标准的背后,往往都关联了经济利益,做不好是要扣钱的。那么,在员工看来,老板搞这么多的考核标准,就是在不断增加扣钱的理由。
6.公司的实际管理水平往往有限。岗位职责不清,执行标准模糊,管理空白点多,内部信息传递不通畅。老板和高层有时候自己也没按照公司既定的行为准则来做事,公司内外部存在的客观问题还有不少。在这些客观因素的背景下,光来要求员工如何如何,老板却不去解决公司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这不是矛盾吗?
7.面对公司越来越多的考核标准,员工的实际反应往往是逃避推诿,糊弄敷衍,会强调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甚至会挑动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各部门往往也会针对基层员工出台自己的考核标准)。至少,也是牢骚连天。
客观点来说,在考核标准设定这个问题上,不能完全站在老板的角度来看待,不能把员工拔得太高了,也别整什么面面俱到,严格要求,全面发展。普通职员就是普通职员,没有那个格局和拼搏精神,无法有效落实下去的考核标准,其实是在起反作用,是在消耗员工对工作的兴趣,是在促使员工对公司的对立情绪。最终,反而会让老板适得其反。
所以,建议老板们在设定考核标准时,可考虑进行单向设定。即在某个阶段内,只考核某一个维度的标准。当然,这里面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例如:
1.在新员工刚入职的阶段,只考核新员工对职业技术的学习掌握情况
2.在员工进入正常工作的初期,只考核员工是否按照标准做好过程类的工作
3.在员工完全上手之后,且对过程质量执行的较好,这时再来考核业绩产出
4.在员工保质保量完成当前既定工作的基础上,再来考核员工的创新能力。
作者:潘文富;私营业主出身,经营家族经销商公司多年,期间在数个生产企业兼任业务经理及培训师等职。研究方向为中小型私企的内部管理,主要课题为人事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后台搭建,复转军人进私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