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谢祖墀先生与同事Bill Russo合著,由价值中国网编译。
Bill Russo在高风咨询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ManagingDirector)一职。
政府在此次合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虽然中国政府一贯积极地参与进产业政策和发展中,但实际上反对政府干预移动性服务的相关发展。这主要归因于良性的公众反应和普及程度。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叫车服务,或者说按需移动服务( On-Demand Mobility services)解决了日益增加的需求痛点,并向用户和司机双方授权。诸如滴滴出行、易到用车、Ucar和Uber中国类的服务至今未受政府调控。近期,中国政府出台了网络约车新政;但很显然地,新政在时间上要晚于此次合并,在内容上并未限制叫车服务。
外国科技公司能否在中国竞争?
当然可以,只是不太轻松。Apple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在中国的外国公司的发展必须要适应中国国情。失败的原因通常有二:要么是没有意识到本国环境,要么是不愿认真对待本国环境。与传统的工业产品不同,中国的科技企业,尤其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巨头为首,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
政府的优惠待遇并非成功的原因,国内科技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痛点定制解决方案,这才是成功的出处。对移动性服务而言,情况一样。滴滴占有国内85%的市场,仅仅是因为在交付市场解决方案这块儿,它比国内外其他企业要更快、更有效,而与政府的优惠待遇或政策无关。如果外国公司想要打入中国市场,它们需要像中国企业一样思考和行动,如迅速崛起、不断壮大的滴滴出行。
Uber中国赢了还是输了?如果Uber中国决定继续前行,有可能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吗?
输赢只是一种主观判断。我们认为,在此次合并中,Uber和滴滴出行双方各有所获。滴滴出行占有85%以上的国内叫车服务市场,企业员工逾7000名。如果没有巨额投资、高额折扣,Uber无法与之匹敌。合并是一种前行,至少Uber成为了滴滴出行的一大股东,有了一席之地,能够与滴滴出行开展本土的、国际性的合作。
网络公司能够通过品牌使技术商业化,由此获利;此外,知识产权许可也是获益途径。后者可能获益更多。滴滴出行是一家大型的中国初创公司,估值将进一步增长;如今,Uber不仅手握大额股份,还可以通过许可高端的交通系统技术,从中获益。反过来,滴滴拥有了一个全球性的合作伙伴,这有助于滴滴的国际性发展。此外,滴滴出行还能提供移动性相关的线下服务。(归因于BAT所提供的数字生态系统,这是Uber中国所不具备的优势。)
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确定相关市场的边界。就叫车服务市场而言,滴滴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就更加宽广的运输市场(包括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而言,滴滴并非主导者。回顾2009年,中国商务部反对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果汁产商汇源,指明合并使可口可乐主导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做出争辩,相比更大的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并不会成为主导者。当然,案例各有不同,到目前为止,商务部并未表示对滴滴-Uber的合并案的看法。
此次合并对Uber和滴滴出行的全球化战略的影响?
迄今为止,此次交易的中心在中国,但滴滴和Uber的全球化战略是否会受影响,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滴滴和Uber可以拓展合作,建立全球性的合作关系;滴滴主导中国和亚洲市场,而Uber引领美国和欧洲市场,它们能够为特定的区域市场提供品牌服务。
它们也可能会选择进行互补:Uber专注研究先进的运输技术,开发人流、物流算法;滴滴为客户提供实际的移动性服务。Apple近期对滴滴的投资,也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这个联盟里Uber和滴滴最终会扮演什么角色。
无论如何,如今两家公司都能专注于各自的市场,更好地打造盈利业务。滴滴可以巩固国内的主导地位,领先国内的其他竞争者。Uber能够投资拓展自己的业务,从低价的叫车服务转向精密先进的运输技术,构建自己的自主交通运输能力。显然,这会给其他企业带去压力,特别是美国的Lyft。Uber应该加大本土业务的发展。
合并案的国际性影响仍有待观察,特别是对各自公司股东的影响。那么,核心问题来了:此次合并案会如何重塑移动性产业的未来?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