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安秋明
据智库百科的定义,精益创业是一种创业方法论,它的核心思想是,先在市场中投入一个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有价值的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优化,以期适应市场。
2013年,《精益创业》成了一本畅销书,精益创业中的MVP、快速迭代等名词,开始经常性地出现在很多人口中。精益创业,已经开始成为融入到各个工作领域,包括业务、包括职能的一种思维方式。
示例1:总部的导览图
有人提到,总部之外的员工,特别是外地的伙伴来了总部会转迷宫,找不到相关的部门,找不到相关的人。把自己放到初次到总部的人的身份,很容易理解这种困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发现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门禁门口有带房间号的导览图,每个房间上订了部门名字,很多伙伴的座位上自己做了各具特色的名牌。那么,为什么还是让人困惑呢?
精益创业的思想告诉我们,什么是有效价值?就是客户的实际价值需求。而客户价值,则是客户从某一特定产品(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组织要以客户为中心,尊重客户价值,防止服务不足或服务过度。
回到我们导览的这个案例,显然我们对客户的需求理解的不够到位,服务不足。带房间号的导览图,其实对客户是无意义的,只有房间号和部门匹配的导览图才是有价值的。房间内员工有的没名牌,有的有名牌,有的也各式各样,掩映在各种杂物、绿植中。客户自然不容易找到他想找的人。所以,不是我们没想过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我们的服务离让客户获得便利还有相当距离。
后续:
公司做了一张带部门名字的楼层导览图;人力资源部门自制了“入职”、“社保”、“公积金”等标识的指示工位牌。这些动作不复杂,但是管用。
示例2:公司的文化墙
公司办公区的墙体,最开始都是一些宣传画,包括公司业务、社会责任、内刊海报等。事业部的伙伴,特别是外分的伙伴,到了集团总部,常常没有亲密感,觉得总部和他们所在的事业部、分校有距离感,也就是没有“在一起”的感觉。
还是同样的思路分析。站在“我们”的角度,我们希望让客户、伙伴“知道”很多东西,所以我们拼命地“推广“、”宣传“。然而,换个角度,来到总部的伙伴,他希望感受到的,是公司和他/她的联系。就像我们说高楼大厦是没有生命里的,代表公司的,是里面的人。我们说”人才亲密”,那我们就要让伙伴从他目光所及的地方,就要有亲密的感觉,而不是官样的文字。
从互联网来看,门户新闻类的内容,生命力是有限的;而由用户自己生产的内容(UGC模式),代表了未来互动的趋势。我们是不是也能用同样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呢?除了留出必要的区域向外宾介绍公司的概况,其他的版位,都可以开放给各个部门来承包、认领。伙伴们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主动的信息生产者,过程中,辅以一定的激励手段,相信效果要比一个部门来做文化墙效果要好的多。
后续:
1、记录各个事业部、外分文化活动的“文化大事记”墙面已在设计中,上墙后将成为实时展现各平台文化的载体,各平台的“上镜率”将有各平台自己来掌握。
2、事业部主题会议室已经装修完毕,在这个会议室可以感受到事业部的鲜明特色。下一步,外分、事业部的主题会议室将陆续面世,届时,伙伴们都能在集团总部找到自己平台的主题馆。
示例3:中秋的月饼
今年的中秋节,集团福利团队的伙伴们酝酿了很久,参考了很多优秀企业的实践,精心策划了“寄月饼给家人的活动”,月饼内盒上还有公司的标识,整个策划涉及了大量的协调、沟通工作,伙伴们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是,客户是如何反馈的呢?一位员工说,他们比较失望,因为跟去年相比,不但月饼盒小了,而且没有其他的礼物了。
互联网上曾经和现在每天发生类似的故事,开发人员开发了很多很好、很前瞻性的功能,但客户不买账。开发人员的付出有错吗?是客户错了吗?精益创业的思想,让我们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判断产品价值的唯一标准,是产品是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如果我们摸错了客户的脉,那么“苦劳”并不是值得表扬的事情。
客观地讲,为几千人准备节日礼品,一定是众口难调。这样的情况下,也许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走进客户,离客户再近一些,听听他们的需求,感受他们的需求。
结合我们的工作,稍微做下延伸和总结:
1、我们认为的客户需求和客户的真实需求,这之间是可能存在差异的。服务错位、服务不足、服务不足都是潜在的问题。
2、发现的问题,可以即可解决的,就立即去做。核心是让客户感受到他的意见得到重视,感受到我们改进的真诚。
3、鼓励任何一个部门主动承担模糊地带的工作。比如像门牌、导览这样的工作,行政、品牌、人力都是相关部门。都将手伸得长一些,毕竟客户的评判是公司整体,而不是公司内的一个个部门。
4、主动精神。主动去找自己的“茬”,主动把自己放在客户的位置上,一定能持续不断的发现平时看不到的问题。预期被动响应客户的抱怨,不如自己来挑战自己。
5、不要把客户和自己分得那么清楚,客户可以是产品的消费者,也可以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参与者。UGC的模式,不管是直接的让用户生产内容,还是不断吸纳用品的意见改进产品,核心都是一个,不憋“大招”,让客户和我们不完美的产品一同成长。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产品模式。
6、鼓励用户参与的同时,要降低用户参与的门槛,“下里巴人”的方式更得人心。比如扫二维码,发微信等,都是我们可借鉴的。
7、不断挖掘用户的本质需求。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Facebook的一个高管在介绍成功创业的经验时说,要发现人们的需求并用技术的手段做的更好一些。反馈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被尊重的需求,这些需求,我们关注到了吗?
与其说精益创业是舶来品,我更愿意用“化整为零”、“小步快跑”、“鱼和水”等等这样的词汇来描述这种思想。其实精益创业并不神秘,但是它为我们指出了持续改进的一条道路。 |